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腾冲市全域旅游创建的“1+7”初步实践

发布日期:2017-08-30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腾冲市人民政府        

20175月)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接壤,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重要门户和节点;地处北纬25°,森林覆盖率73%PM2.5常年小于10,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特色鲜明,已成为云南的又一新兴旅游目的地。自2016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做法和特点    

(一)坚持把全域旅游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旅游资源丰富,要大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腾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明确将旅游业确定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列为“十三五”首要任务,用全域旅游理念统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实行“一个内容、一名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二)抓实七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实总体规划这个基础。围绕“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定位,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腾冲,编制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老城更新规划,形成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单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    

二是抓实产业融合这个核心。充分发挥“旅游+”作用,成功举办腾冲第四届花海节,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助农增收8000余万元。按照3A级景区标准加快建设高山乌龙茶庄园和高黎贡山茶庄园;充分发挥中医和中药材资源优势,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园区;依托珠宝产业优势,积极申报“琥珀之都”。    

三是抓实项目建设这个关键。谋划了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等“3个千亿元”项目共354项,总投资达3323.7亿元,其中:全域旅游项目141项,总投资1031.7亿元,项目涵盖了景区景点建设、旅游业态培育、服务体系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四个大类。2016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7.6亿元,其中,旅游类投资42.2亿元。    

四是抓实品牌打造这个载体。制定《腾冲市旅游品牌化发展实施意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全力建设“世界温泉朝圣地、户外运动大本营、休闲度假目的地”旅游品牌。加快热海、悦椿、和顺柏联SPA、荷花、云峰山石头纪等温泉龙头景区建设;继续承办腾冲半程马拉松、高黎贡山100英里超级越野赛等赛事,大力发展户外运动项目。    

五是抓实产品开发这个重点。加快建设启迪冰雪双创小镇、玛御谷、高黎贡民宿、东山中医药健康旅居、珠宝小镇等一批以文化、科技、健康、养生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围绕“乡村记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打造银杏村、和睦茶花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加快推进和顺创5A、云峰山和北海湿地创4A工作,实施火山景区品质提升工程。    

六是抓实环境整治这个保障。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全面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行动,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加强旅游市场环境整治,建立旅游从业人员信用评价、黑名单公示制度,完善导游准入、退出管理机制。    

七是抓实机制创新这个动力。制定出台了《创新投融资机制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成立了城投、水投、旅投等国有投资公司,与东方园林、清华启迪、中和集团、北京行知探索等企业,采取PPP、“51+49”、“10+3”等模式发展旅游产业;组建旅游警察大队,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成立旅游行业、翡翠、琥珀、民宿等协会,进一步完善“1+3+X”综合管理模式;加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督查,加大问责力度。    

二、经验和体会    

一是必须以营造良好创建氛围为出发点,才能确保全域旅游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实现全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兴旅氛围逐步形成;在经济活动中,涉旅企业依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腾冲旅游品牌形象。在日常生活中,群众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共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是必须以优化全域环境为切入点,才能提高群众满意度。全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拆除违法违规建筑24.42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4%,污水处理率达86.5%;建制村垃圾有效治理覆盖率93.87%,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三是必须以强化宣传推介为支撑点,才能提升腾冲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2016年接待游客10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51.8%。安缦、康美药业、华侨城、东方园林等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纷纷落户腾冲。2016年签约项目20个,实现到位市外国内资金172亿元。    

四是必须以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为落脚点,才能助推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5.8:43.2。旅游带动就业创业作用明显,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万余人,间接从业人员15万多人。    

三、下步打算    

围绕“2017年通过省级检查初步验收、2018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的目标,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挂图作战、精准发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和工作方案,近期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评审工作。二是围绕未来10年规划投资3000亿元以上的目标,重点抓好“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3个千亿项目,今年重点推进城市四项工程、游客集散中心、安缦酒店、火山激速户外运动主题公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预计完成旅游类投资超过50亿元。三是持续深化“世界温泉朝圣地、户外运动大本营、休闲度假目的地”旅游品牌建设,争取开通直飞珠海、沈阳航线,努力开拓国际航线。四是严格按照《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的要求,坚决取消旅游定点购物、坚决禁止“不合理低价游”。积极探索成立腾冲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旅游工商分局,建立旅游监管履职监察机制,实现“1+3+X”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旅游资源。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发行工作,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投融资机制。六是大力培植旅游新业态,实现腾冲旅游转型升级。持续打造品牌赛事,加快发展温泉养生、珠宝、户外运动、民宿等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