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造林“增绿” 最严格管理“护绿”腾冲市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腾冲市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立市”,加快建设“森林腾冲”,落实森林保护措施,实施森林培育和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了明显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3%。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林政资源管理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林改典型县”、“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区”等荣誉称号。主要措施及成效如下:
(一)扎实开展绿化造林,生态恢复工程取得成效。腾冲市大规模开展绿化造林,实施植树造林方式转变,重点围绕城镇面山、江河两岸、公路沿线、村庄村寨周边、景区景点、重要湿地、水源地等重点部位和矿区、破损山体和灾毁林地等生态脆弱区,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和义务植树,“十二五”以来实施人工造林、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复壮改造、综合改造等营林工程83.7万亩,实施全民义务植树768万株。
(二)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我市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3—2020),实施了一系列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一是森林消耗量不断下降。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实现全市活立木蓄积量年增长100万立方米以上。严控征占用林地指标,严格审批征占用林地,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工作制度。推进农村能源建设,促进林业节能减排。二是关键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划定了禁伐区、限伐区,加强了公益林和江河流域、公路沿线、城镇面山、景区周边、生态脆弱区的森林采伐管理。三是生物多样性课题研究成效明显。实施了生物多样性评估及能力培训、森林系统恢复气候生物学、极小种群物种大树杜鹃的拯救与保护、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等项目,2016年发现两种两栖动物科学新种,并命名为“腾冲掌突蟾”和“腾冲拟髭蟾”。挂牌保护古树名木和重要树木5.4万株。四是森林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体系、林产品检疫体系和林业检疫执法队伍,强化了森林病虫害防控能力。五是依法治林不断推进。组建了四个林政稽查中队,加强了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目前持有林业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达443人。先后开展了森林生态资源“守护神”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打击整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等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非法破坏森林资源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