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腾冲市落实优化生育政策经验“六个一”精准发力促优化生育政策见成效

发布日期:2023-12-14 浏览: 作者: 来源: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打印正文

近年来,腾冲市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引,以群众对生育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六个一”精准发力,将落实优化生育政策贯彻到全市,先后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云南省医养结合示范市。

(一)下好一盘棋,组织有力高位推动:一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订下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建立卫健、民政、教体、财政等单位参与的优化生育政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向市委、市人民政府报告人口工作情况。二是强化目标管理,科学制订考核指标并纳入政府年度综合考评事项;同时,不定期开展督导,以促落实。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每年本市市级承担的配套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而且,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有效促进了生育政策与相关政策落实同向发力。

(二)结好一张网,健全网络夯实网底:一是夯实基层基础。采取“好带差、中筑固、向好靠”片区化的分组管理方式,选好配齐市、乡、村三级工作人员。目前全市共有从事人口家庭工作专职人员261名。二是建强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市、乡、村三级业务培训和适时开展现场业务培训,打造“业务精、服务好、工作实、有担当”的专业队伍。三是抓实“人口监测”。人口服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动态更新,全员人口库常住人口覆盖率和主要数据项准确率保持在98%以上,出生医学匹配率均保持在100%,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

(三)做好一件事,优质服务助力生育:一是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全网推进生育登记服务和村级现场办理双渠道,简化生育登记流程;推进“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二是提升妇幼保健能力。依托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计生中心、卫生院(含社区各村卫生所),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建设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要求。

(四)兜好一个底,多元发展托育服务:坚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积极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一是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千人口“托位数”分年度任务目标如期实现,每千人口“托位数(5.5个)”、备案数(23个),位居云南省前列。二是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和各部门通力合作、综合监督的新型“托育服务”监管机制,落实托育机构备案制度,托育机构平稳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医、育”融合试点、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建设工作,腾冲市机关托儿所做为全省唯一的政府部门举办的“普惠”托育机构,被命名为2022年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我市还建成云南省级AAA等级“示范托育机构”1个。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2020年来,共申请到中央预算内、云南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360万元,新增“托位”240个。将托育从业人员做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纳入市级培训计划,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五)搭好一个台,构建友好生育环境:一是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生育奖励假、配偶陪产假、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等假期制度。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428日起施行),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指导。二是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在机场、客运站、超市、景区景点、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配置标准化母婴设施。三是推进婚育新风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生育“三孩”政策;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新型婚育文化;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陋习。四是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巩固拓展“双减”、“双升”成果,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

(六)凝聚一条心,关心关爱计生家庭:一是采用政策宣传“常态化、入户调查“关键化”、信息比对“精准化”、审查程序“规范化”这“四化”措施;提高国家和云南省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质量;近年来,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兑付率、“一卡通”平台发放率均为100%。二是依托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志愿者、家庭医生等开展“多对一”结对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帮扶、保障制度建立健全。234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100% ,双岗联系人制度覆盖人群为100%,优先便利医疗服务覆盖率100%。三是坚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开展暖心活动,每户一次性给予4000元至5000元慰问金,并坚持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