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关于腾冲市林业碳汇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有关倡议

发布日期:2024-05-17 浏览: 作者:茶正雄 来源: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打印正文

一、基本概念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林业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通过森林保护、湿地管理、荒漠化治理、造林(乔木林和竹林)、森林经营管理(乔木林和竹林)、采伐林产品管理等林业经营管理活动,将稳定和增加植被和土壤中的碳汇增量,碳汇增量按照国内或国际发布的方法学经监测、计量、核证后可参与碳交易。

二、林业碳汇

(一)已经开发实施着的项目2

1. 腾冲县CDM小型再造林景观恢复项目。项目开展实施情况:开发单位原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具体执行)、保护国际组织(CI)和原腾冲市林业局(腾冲市苏江国有林场为实施主体),项目类别为小规模造林。项目地点:腾冲市苏江国有林场、界头镇、猴桥镇和曲石镇。面积8512.5亩,按权属分国有1686亩,集体1062亩,个体5764.5亩;按分布区域分苏江国有林场1686亩,界头镇1122亩,曲石镇180亩,猴桥镇5524.5亩。项目开发期20052007年,投资来源云南省林业厅、保护国际(CI),投资额350万元。项目面向国际市场,采用CDM机制下的CCB标准,小项目方法学(SSC)。项目计量期200761日到2037531日,共计30年。项目预计净清汇量151971吨二氧化碳(CO2)当量。该项目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CCB)标准金牌认证的项目。也是全球第二个成功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

2.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云南省腾冲县2010年碳汇造林试点项目。项目开展实施情况:在腾冲市明光林场与界头镇大横河林场实施造林面积3000亩,项目计量期20120101日至20311231日,共计20年。计入期总碳汇量70800.84tCO2-e,计入期年均碳汇量3540.04tCO2-e。采用的标准和方法学是国家林业局《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自愿减排方法学《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V01)(现已暂停使用)、《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项目由中国石油捐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和腾冲市林业和草原局实施。项目总投资260万元,其中中国石油捐资200万元,配套工程补助60万元。

(二)正在实施开发的汇项目2

1. 肯德基自然自在碳中和林项目。项目实施情况:在腾冲市古永国有林场芹菜沟营林区,营造碳中和林150亩,项目总投资481200元,全部来源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赠。项目的建设期限为3年(2022—2025年),项目执行期20年(2025—2041年),在3060”双碳目标下,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通过项目实施,直接为腾冲市增加森林面积150亩,同时提高了林区碳汇量,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进一步增强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种植碳中和林,不仅充分展示了植树造林减缓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民增收减贫等多重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公众转变生活方式,为实践低碳生活展现提供一个积极案例。

2. 云南省腾冲市森林经营碳汇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备案实体腾冲森茂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类别为森林经营。项目地点:云南省腾冲市林业和草原局所属的大河林场、古永林场、明光林场、沙坝林场、苏江林场5个国有林场。权属为国有。项目面向国内市场。采用CCER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V01)(现已暂停使用)开发。项目得到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厅专门经费安排100万元,并得了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技术支撑。项目活动从2015121日开始,针对45823.95亩现有森林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项目计量期2015121日到20351130日,共计20年。预计产生81972tCO2-e

(三)编制上报计划实施项目1

编制上报《云南省腾冲市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争取腾冲市纳入云南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县市。

三、困难问题

一是国内CCER碳汇项目采用的方法学基本是继承了国际CDM的方法学,存在适用条件苛刻、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个体林农较难参与等问题,仅能使有的林场或林业企业成为受益者,很难成将丰富的森林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以及很难成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二是林业碳汇开发,特别是开发国家的CCER项目,具有一定难度。经了解,2013-2017年,云南省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共计10余个,但是完成开发的只有云景林纸1个项目。经向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咨询,未曾接触过资料中的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也未曾审批过该公司承接的林业碳汇项目。根据资料显示该公司曾经参与的碳汇项目都属于水电项目。

三是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角度来看,为使企业为其碳排放承担责任,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关的强制政策。如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火力发电行业进行了碳配额,并强制纳入碳控排企业;除火电行业外,由于其它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有限;自愿碳中和自身碳足迹的愿望非常有限;开展碳汇交易的难点在于碳汇的出售端,而非碳汇项目的开发端,或用什么方法(不同的市场采用自己的方法学)。因此,为使中和碳足迹外部性内部化,急需一种形成碳汇交易闭环形成的机制措施,激励大众参与碳汇交易,抵消其碳足迹,同时极大提高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头雁跨越式发展。

四、工作提议

一是提议由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碳汇交易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开展碳汇交易工作。

二是提议邀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易专家到我市开展实地调研,具体研究制订我市开展碳汇交易的途径和实施方案,提供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决策。

三是提议组织有关单位到碳汇交易成熟的地区学习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