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与腾冲市人民法院“法”力进阶|之作
——昂扬青春,与法同行
为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丰富大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全社会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月12日至14日,腾冲市人民法院开展了为期3天的大学生志愿者寒假实习实践活动,为30余名返乡大学生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在活动中深入了解法院各项工作,积极储备就业经验。
参观法院,洞察司法运作
为帮助志愿者们快速了解法院的工作流程以及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法院干警组织大家参观了安检大厅、诉讼服务中心、羁押室、审判法庭、执行接待中心、党建展览馆等场所,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每一处场所的职能以及法院立案、执行工作的基本流程、便民措施等,为志愿者们揭开了法院的神秘面纱,使大家对法院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旁听庭审,感受法治力量
随后,在国徽高悬、明亮庄严的第一审判庭,同学们集中旁听了一起危险驾驶罪案件庭审。随着法槌声响起,庭审正式开始。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围绕案件事实、责任认定、赔偿金额等焦点问题进行陈述、举证、质证、辩论,整个庭审秩序井然有序、节奏张弛有度。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认真观察着庭审的每一个细节,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威严与司法的公正。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向志愿者们普及了道路交通安全、侵权责任承担、人身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知识,提醒大家要规范出行,遵守法律法规,注意人身安全。
参与实践,体验法院工作
对法院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志愿者们便分配到法院不同庭室,在带教法官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下,全面了解法院的各项工作流程,积极运用并拓展法律知识,不断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实习实践,更进一步认识到司法工作的重要性,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也有了更加清晰认知。
志愿普法,传递法治温度
志愿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天,志愿者们在法院干警的带领下,来到三桥文化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大家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想听的内容,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贴近民生的法律知识及预防养老诈骗相关知识,倾听群众疑惑、耐心回答讲解,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更好地感知社会、感悟生活。
实习收官,青春全新起航
在本次活动的结业仪式上,立案庭庭长对志愿者们展示的风采表示充分肯定,并结合法律法规、经验教训与启示,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给大家的个人理想、职业定位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随后,志愿者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内容和实习经历,分享在参观过程、岗位实践等方面的收获与体验,梳理成长点滴、归纳技能经验,在总结、分享的同时,也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与规划。
“在见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装订卷宗、旁听庭审、法治宣传等活动。其中一个案件中,那装订下来有2000多页的卷宗让我感受到法官工作的不易。我深刻体会到‘每份判决都是法理与情理的平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生段蕊志说。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专业的许含云表示:“做为一名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此次法院的社会实践,这将是我永生难忘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生活的铠甲。”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大三学生董秀云说:“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司法工作者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所付出的努力。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前行,传播法治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通过参观法院、社会实践,系统性地了解了法院工作,体验到了法院的工作氛围,使我真切感受到法律并不是简单的条文,每一个判决结果背后都有着严谨的法律逻辑和事实依据,激发了自己学习的热情,对今后自己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还能有机会来法院“打卡”。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高海瑞说
最后,立案庭庭长和共青团腾冲市委副书记为志愿者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往后,腾冲市人民法院将持续发挥职能作用、持续优化实习生培养模式。为高校学生搭建更加优质、有效的司法实践平台,帮助广大在校大学生近距离体验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升学习能力、涵养法治情怀、实现从法学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的跨越;使他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推进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
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同学们将带着满满收获走向下一段旅程。腾冲市人民法院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学业和职业旅程中以热爱为光,以坚持为帆,劈波斩浪,抵达梦想彼岸。
图片提供:吴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