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水务局︱六早为线织密防汛备汛安全网
防汛备汛,重在未雨绸缪。腾冲市水务局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早部署、早排查、早监测、早宣传,抓实抓细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全方位织密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早部署,责任体系压实落细。召开防汛备汛专题会议,全面分析研判今年防汛形势,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防汛工作中的职责,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人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在队伍建设方面,配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整合公安武警和预备役部队、市应急大队、森警中队等,组建市级防汛应急队伍;各乡镇建立了以乡镇直属单位的健壮职工为主的应急分队;所属行政村(社区)组建了以行政村骨干、村民小组长及强壮村民为主的防汛抢险队伍,每支在40人至120人左右。
早排查,风险隐患动态清零。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组织专业人员对水库大坝、泄洪和输水建筑物及监测、预警、调度等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工程运行状况、设备设施完好程度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登记,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严格落实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各类责任人熟悉掌握监测预警、防洪调度、险情抢护、人员转移等应急措施,确保险情及早发现和有效控制。
早储备,防汛物资保障有力。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加大防汛物资储备力度。目前各乡镇均储备了充足的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包含编织袋、木桩、锄头、铁锹等常用设施工具。水务局仓库目前储备有编织袋11000个、防洪木桩300根、手摇报警器59个、救生衣40件、抽水机5台,锣鼓、手电筒、对讲机等多种防汛物资准备充分,同时在北部大河水库、中部花园水库、南部甘露寺水库都有防汛物资储备。完善防汛物资管理调配制度,明确物资调用流程和权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调配到位。
早监测,智慧预警精准高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雨情、水情、汛情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研判。维护和升级现有监测站点和设备,确保数据传输准确、及时。自5月起,安排专人监查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目前腾冲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及会商系统运行正常,自动测站到报率为100%。同时,加强与气象、应急、水文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
早到岗,值班值守严密有序。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云南省防汛期。入汛之前,市水务局及时启动“战时”值班机制,以“人在岗、责在肩、心在线”为准则,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干部职工按照防汛值班表每周4-5人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确保“汛情第一时间响应、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同时坚持挺纪在前,由分管领导牵头,不定期对全局汛期防汛值班值守情况开展督导检查,严查玩忽职守行为并依纪依规从严从重处理相关责任人。
早宣传,应急知识普及到位。以“人人懂防汛、户户会应急”为目标,构建“线上+线下+场景化”三维宣传体系,筑牢防汛安全思想防线。线上利用“水美腾冲”微信公众号、各乡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防汛科普知识相关链接。线下组建“水务宣传员”队伍,依托“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普法日”等时间节点,深入村(社区)、学校、施工现场开展“防汛知识进基层”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掌握基本应急技能。预计5月中下旬,水务局将联合应急管理局在花梨沟水库及界头镇开展水库超标准洪水暨山洪灾害应急演练,模拟暴雨致涝、水库泄洪等场景,组织群众参与转移避险、沙袋封堵等实操环节,以“沉浸式”场景演练促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