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山村北大生|滴水聚爱载梦行•水务情暖学子心
当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一叶承载着希望的风帆,跨越山海抵达腾冲市北海镇打苴村横寨大沟组时,邓家权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十年寒窗,生于寒门的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北大的入场券。就在这份喜悦尚未褪去之时,一泓来自腾冲水务人的暖流已悄然汇聚——10300元助学款包裹着80余名干部职工的牵挂,如山间清泉般及时浸润了他的求学路。
“667分,就捐667元!这孩子有志气,我们得支持。”老干部廖宁昌在水务工作群里看到捐资助学的号召及了解到邓家权的高考成绩和家庭情况后,第一时间转账捐款。简单的话语里,藏着老一辈水务人对后辈成长成才的期许,更延续着腾冲市水务局多年来“扶贫救弱、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
“这是我们寨子里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子,我捐1000元,还要到家中去鼓励一下。”水利工程技术骨干邓元强得知消息时,正在腾冲大型灌区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他走出隧洞摘下安全帽,眼里闪着骄傲的光,话语里满是对家乡出人才的自豪,“咱水务人护着一方水土,更要护着这些有出息的娃!”
“北海镇打苴村是脱贫攻坚时期,我们水务局的挂钩村,邓家权家是我以前的挂钩户。这几年看着孩子在逆境里刻苦读书,用奋斗一点点改写命运,如今得以梦圆北大,我也跟着开心。”挂钩干部董宝晓捐出1000元现金时深情说道。
8月4日,腾冲市水务局开启2025年“爱心圆梦 捐资助学”募捐活动,为贫困学子筹集助学善款。冯局长率先捐出助学款,班子成员紧随其后,各股室(中心)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也默默献出爱心,坚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同志还特意委托同事代为捐款……短短半天时间,80余名水务人用爱心汇聚成10300元的助学暖流。这股暖流里蕴藏着水务人“上善若水”的情怀——他们用行动证明,善意从不会因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而有别,正如流水不问出处,终将汇聚成滋养希望的江河。
鱼水情深,润物无声
午后,淅淅沥沥的小雨穿透云层洒在邓家权家的屋顶上,水务局冯应良局长带着原挂钩干部董宝晓、邓元强等人走进院子时,正在帮母亲照顾奶奶的邓家权立刻迎了上来。当装着助学款的信封递到手中时,这个腼腆的少年红了眼眶。
“小邓,这钱是我们水务局干部职工的一点心意,到了北大要好好读书,学成后别忘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冯局长拍着邓家权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邓元强看着眼前的少年,眼里满是欣慰:“家权,咱农村出身的孩子能考上北大不容易,你是我们邓家人的骄傲!家里面你不用操心,到了大学里,别忘本,扎扎实实搞学习,将来学好了本领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谢谢叔叔阿姨们,从高中到现在,你们不仅帮我家解决了生活困难,还总鼓励我好好读书。在此我得感谢这一路上支持我的所有人,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学校、我的老师、朋友、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邓家权感激地说道,“这份恩情,我会一直记着,将来不管走多远,你们都是我心里最清的泉眼,永远涌着温暖和力量。”
房檐下,顺着瓦沟滴落的雨珠,在与石板碰撞的瞬间溅起了细小的水花,恰似这份跨越数年的帮扶情谊——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一来一往的关怀里,把“鱼水情深”的分量,悄悄融进了少年湿润的眼眶和水务人温热的掌心。
渠通万家,梦向远方
离开邓家权家时,屋外成片的万寿菊顶着雨珠绽放,仿佛大地铺开的锦绣;包裹着纸袋的冬桃挂满枝头,正在酝酿着饱满的甜润;稻田里泛着青绿,流自花园水库的水在新修的沟渠里欢唱,滋养着即将成熟的稻穗,也浸润着这片土地上的希望。正如腾冲水务人多年来坚守的信念:水利工程滋养大地,爱心善举浇灌希望。
从开展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解群众饮水之困,到修建灌溉沟渠保农田年年丰收,再到持续多年的捐资助学传递温暖,腾冲市水务局始终以“水”的柔情滋养民生,以“水”的坚韧担当使命。就像冯局长在募捐活动上说的那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水务人既要让江河安澜、清泉入户,更要让爱心流过崎岖山路、漫过贫瘠角落,淌进每个渴望知识的眼眸,让每个追梦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这份浸润心田的温暖。”
此刻,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桌上舒展着翅膀,助学款的信封像一枚饱满的种子。窗外,雨过天晴的阳光漫过田埂,花园水库的流水在沟渠里打着旋儿,与光缠成一缕金线——一头系着少年即将远航的帆,一头牵着水务人掌心的温度。这金线会顺着流水流向远方,流过邓家权的大学课堂,流过万亩稻田,流过无数个正在萌芽的梦,在岁月里长成一片生生不息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