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明光镇凤凰社区做活“农”字文章一方土带富一方人

发布日期:2016-11-25 浏览: 作者:刘持金 来源:明光镇凤凰社区工作队员 打印正文

 

凤凰社区地处鸦乌山,属于高寒冷凉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当地流传甚广的歌谣“苦荞粑粑苤菜汤,有女莫嫁鸦乌郎”,真实体现了村民以前的困窘生活面貌,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经营状况。  

十八大以来,社区党委贯彻脱贫攻坚重大战略,紧扣发展好农业这条主线,借力政策项目,创新经营模式,优化产业布局,真正靠山吃山,实现了从“乌鸦”到“凤凰”的蜕变。主要做法及成效有:  

把政策项目当驱动力,重点建设农田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社区党委基于自然气候特征这一最大实际,立足万亩坡地这一资源优势,抓住缺水这一瓶颈问题,积极向上争取各项惠农政策,在省政协罗正富主席和各级部门的帮扶支持下,先后配合实施烘烤收购一体化工场、机耕道路、农田整治、灌溉沟渠管网和后排河水库项目建设,有效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大大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解决了大黑山坡地延续几百年灌溉用水问题,充分释放了大片土顶坡地的内在活力,为社区烟草种植和其他产业后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解决贫困群众的安居问题,争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创新工作方式,对分散居住的部分农户进行集中安置,解除部分贫困群众的生活生产后顾之忧,让群众切实做到不离乡不离土也能致富。  

以群众增收为出发点,积极倡导土地规模经营,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社区党委一方面动员群众规模种植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巩固传统种植项目,提高农户种地收入。另一方面破除狭隘思想观念及农民对土地的固有依赖,发起成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动员引导1000余户农户入社,入社土地面积达5850亩,多年来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亩左右。烟地连片形成规模有效提升烤烟种植效益,大幅提高烟农收入。在烟地经营权流转成功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进土地流转,引进公司签订协议种植三七5140亩,促使租地农户实现土地收入1586万元,同时解放了劳动力,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200万元。多年的药草种植直接带动社区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大幅攀升,分别实现了从2011年末的4180万元和5245元到2015年末的9494万元和10620元质的飞跃。土地集约和规模化经营的成功实践,有效激活了土地市场价值,拓宽了群众的发展视野,激发了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让市场需求作风向标,及时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农业后续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鉴于三七种植上的周期性,在省市镇各级挂钩帮扶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党委及早谋划布局产业项目。一是周密调研农产品动态,科学选择接续农业项目。于2015年引进马铃薯种植100亩,2016年实现高产,计划2017年扩大到500亩。于2016年引导试种工业辣椒和大马士革玫瑰等,目前长势良好,正收集相关生产数据。同时鼓励支持大户种植重楼、山药、黄精、黄姜、何首乌等中药材,改良养殖品种、扩大规模,发展家畜禽和水产等特色养殖。二是瞄准滇西腾北旅游市场背景,研究确定了重点依托耕地资源,先种植特色农产品,再进行旅游开发的工作思路。同时计划打造“凤凰”“鸦乌山”农产品系列品牌,以期形成以农带旅,以旅促农的良好格局。三是争取帮扶部门支持,初步确定在社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让鸦乌山生产的农产品在本地加工、价值在本地升值兑现,促使凤凰社区农业稳步实现由规模化向特色化、链条化和品牌化的升级,真正让老百姓在家乡就地脱贫,就地发财致富,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