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腾冲西源:聚焦“五建” 构筑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2-07-26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腾冲市西源街道始终秉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理念,聚焦构建治理新格局、搭建治理多平台、组建治理融合、筑建治理防火墙、扩建治理共同体的工作思路和做法,踔厉奋发谋篇、笃行不怠启航,以崛起、超越西源精神构筑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党建引领,构建治理新格局坚持深化抓党建促城市基层治理,巩固提升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围绕到支部·在一起主题,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依托市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街巷(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十户联防互助组)六级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组建街道党建联盟和五个城市社区大党委,全面盘活党建、人才、干部、阵地等资源,全面推动各领域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

整合资源,搭建治理多平台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心为阵地,将指挥调度中心、综治中心、群众接待服务中心、社区矫正工作站、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流动人口服务站、法治宣传室工作职能有机融合,实行多中心(站、室)一体化运作,建立规章制度,实现各中心(站、室)独立运行又分工合作。实行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集合要素、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指挥调度中心充分发挥域治理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功能,通过视频监控,对影响社区稳定的事件进行图像识别、准确定位、录相取证,为公安机关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取证的重要作用。综治中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站,坚持寓治理于服务之中,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开展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用好协商、议事等平台,以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开展好基层民主协商,坚持利益相关者最大限度参与的原则,解决居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群众接待服务中心整合阵地人员资源,搭建网格单位、在职党员、居民群众齐服务的平台鼓励支持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党员主动服务、居民群众主动参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同频共振助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站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和帮扶,对社区矫正人员实行日报告月学习,记载法制学习时限、思想教育、请假及异地委托管理的报告等日常管理记录,督促监护责任人履行义务,对社区矫正人员做到四知流动人口服务站采取以房管人以工地管人明确专人负责日常数据维护,实现对租赁房屋、工地流动人员的申报审核审批登记(办证)一站式管理服务。落实好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责任,动员基层基础力量和街道社区力量采集维护,共同分析应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建立健全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个人档案,落实好帮扶救助措施,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康复人员到法治宣传室集中学习,督促其认真履行社区戒毒(康复)协议。法治宣传室积极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学习服务,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探索实践,组建治理融合紧扣西源辖区城乡结合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治融合,努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一是坚持以政治”强引领。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党工委领导、党员带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党组织+”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和高水平乡村治理;全力推进抓党建促城市基层治理,建强网格党组织,按照一个网格设立一个党支部,推动网格党组织全覆盖。二是坚持以法治强保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10个社区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全覆盖。培养法律明白人”“学校小小法治宣讲员,组建社区法律巡回宣讲队,常态化进村入户、送法上门,加大法治宣传和法律保障力度,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坚持以德治强教化。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社区公益服务。因地制宜制定市民公约、社会公约、村规民约,倡导文明公约,推进移风易俗,凝聚公序良俗的最大公约数。树良好家风、育文明乡风。组织开展以西源文化为代表的文脉传承活动,设立创文创卫红黑榜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开展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专项整治,运用优秀传统礼仪教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西源传统文化。观音塘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四是坚持以自治强活力。在农村社区按照“1+1+N”末梢治理模式,建强村民小组党组织,激活群众组织力量,构建组组行动、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治理格局。在城市社区,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强化社区抓治理、抓服务能力,推动辖区内住宅小区业委会或物委会100%覆盖,社区多元协商共治搭建载体做实48个网格党建,建强“1+N”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整合创文、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打造全科网格全面促进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和精细化服务深入实施四双工作法32个网格单位、1262名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基层治理双向发力,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五是坚持以智治强创新。依托雪亮工程”“天翼看家”“无发案小区”“校园安全工程等智能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打造智慧综治中心,加速形成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城乡治理网格。组建十户联组网格1338个,组长1157人,其中农村社区十户联组网格287个,组长283人,管理10983人(含外出2877人)城市社区十户联组网格1051个,组长874人,管理42918人(含外出1325人),形成线上连民心、线下促服务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十户联组微信群。街道组建微信群1471个,其中:四级群1个,三级群11个,二级群121个,一级群1338。在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中,做到排查全、不漏一人,部署快、不慢一刻,成效好不局一域。创建无发案小区。在辖区12家物业小区(公租房、海和苑、小院子、冰雪小镇、世纪金源、玉宸翠景、腾越古镇、国际商贸城、官房物业、千里走单骑、翡翠古镇、古茶墅物业),由物管公司主出资建设,对小区内部监控摄像头查缺补漏,在小区内部及外部区域增加安装监控摄像头353个,12个小区共安装监控探头2289个,达到小区内外无死角。打造一体化防控体系。由社区主导,警务室牵头,发动各业主筹资,在小区内安装监控459个,安装4道进出口闸门,聘请16名保安,建成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夜市。结合天翼看家项目实施,组织公租房夜市一条街56家餐饮业召开治安防范暨视频监控安装推进会,由各个体业主自行出资在其营业地点安装监控视频,确保在其经营范围内及门口路段无盲区六是实施校园安全工程建设。西源街道12所小学在原有233个摄像头的基础上,增设260个,目前达到493个摄像头,基本实现校园内外全覆盖。

多元并治,筑建治理防火墙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综合治理体制,八抓方式推进社会多元并治。抓疫情防控,组建2个疫情督查专班,每天对返人员和直播基进行督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抓治安防范,落实一村一警模式,合理设立治安岗亭,强化治安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抓命案防控,严格落实命案防控责任,坚持风险家庭评估制度,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落实重点人员管措施,严防命案发生。抓电信诈骗,组织干部职工和群众安装反诈APP”经常性教育与案件警示教育相结合,防范群众财产受损。抓扫黑除恶,及时核查涉黑涉恶线索,常态化做好扫黑除恶工作抓禁毒人民战争,制定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查获涉毒人员,侦破零星贩毒案件,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抓乡村振兴,实施2个示范点创建,抓点成典,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抓森林防火,组织防灭火业务培训,街道机关组建337人的应急分队,各社区组建不少于50人的扑火队伍,确保拉得出,打得赢。

开放共治扩建治理共同体建立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机制,推动治安防控力量、资源、技术、手段等要素联动融合,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平安建设格局。一是做实警种联动。整合派出所治安、刑侦、巡警等专业警力资源,主动延伸警种职能,深度融合社区警务共治,巡警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对单位、行业场所实施检查,刑侦、治安民警以案件倒基础工作扎实程度,社区民警以抓实督促整改,畅通基层警务循环,以警种部门的合成化加速推进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重塑。二是做强警保联控。按照区域整合、就近建制思路,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原则,深度整合推进保安110、企业、学校、医院、市场等行业内保力量融入社区警务,在社区民警指导管理下,联合开展建制联巡、区域共守。三是做大警民联防。总结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联防联控、随访排查等经验,积极培育具有公益性、行业性、专业性的平安类社会组织,着力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基础要素管控的精准性、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