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新华乡:梅子坪村多元产业促增收,铺就阿昌民族同胞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4-11-21 浏览: 作者:时晓 来源:新华乡人民政府 打印正文

新华乡梅子坪村做为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阿昌族)聚居村,长期以来依托本土资源禀赋,形成了一个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发展为依托的发展模式。近年来,立足要想脱贫致富、必有产业发展的思路,梅子坪村紧抓产业发展关键,多维度发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探索产业多元化发展道路,为广大群众找到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子。

一是稳固传统种植业根基,守好传统产业增收路。梅子坪村始终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在保障水稻、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持续巩固提升烤烟、茶叶等经济作物增收成果;坚定不移做强做优烤烟、茶叶等优势产业;投资建成梅子坪村标准化的茶叶初加工基地,积极将阿昌民族群众纳入到烤烟产业、茶叶加工利益链条上来;通过直接参与生产或者合作社务工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阿昌民族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此外,梅子坪村还积极动员本地民众大力发展香椿、椿头、棕包等特色产业,打造“传统产业+特色产业”融合增收致富道路,整村种植有香椿300余亩、椿头300余亩、棕包650余亩,实现每年带动群众增收20余万元。

二是拓宽产业引进思路,打好特色资源融合牌。梅子坪村依托128亩红花油茶基地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引“企”进村共谋发展。2024年通过引进腾冲旭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次引入金银花种植,推广“红花油茶+金银花”套种模式,打造成红花油茶、金银花综合一体化发展格局。依托金银花采收、加工等环节,以期实现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增加了群众收入来源,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的双赢。

三是探索民族文化传承,拓宽经济增收致富路。做为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阿昌族的聚居村,梅子坪村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有独特优势。一直以来,梅子坪村始终秉持守好民族团结的石榴籽的理念。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帮助阿昌民族群众依托自身民族特色资源实现增收创收。积极探索“阿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挖掘阿昌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成立的织阿昌锦合作社,带动阿昌群众集中学技艺、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大力发展好阿昌织绣、阿昌民歌、阿昌“蹬窝罗”舞等阿昌族传统民族文化;提高阿昌织锦、阿昌服饰、阿昌文创产品等民族特色产业产品“变现能力”;依托民族节庆、边贸会、商品展销会等平台促进民族手工艺品“走出去”;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量、增加群众收入来源,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收入同步增长,进一步提振了阿昌民族群众致富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