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头镇:驻村帮扶驰而不息,乡村振兴破浪前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腾冲市界头镇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持续在深学细悟、见行见效上下功夫,原汁原味学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农村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与时俱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以来,界头镇将学习、宣传和贯彻全会精神做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驻村工作队员以及村“两委”成员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自学《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将原本的“一时学”转变为“长期学”,确保全会精神深入人心。与挂联单位高黎贡山保山管理保护局携手合作,精心策划,深入片区小学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普法宣传、展板宣传和公众意识教育等多种方式,向师生们普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参与师生人数260人。为更好地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聘请农业推广研究员,在中牌村委会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吸引97名村民参加,通过专家讲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村民们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厚植“黄土”,用产业思路推进耕地保护
界头镇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以“156”示范工程建设、耕地保护、“非粮化”大棚拆除等重点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全镇范围内已经完成土地流转超5万亩,形成了以大户连片带动散户、主力产业带动附属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驻村工作队结合镇级产业布局调整,以耕地保护为重要抓手,积极走村串寨,调查农户的收入情况和种养殖情况。在“秋”玉米种植的关键时节,驻村工作队积极动员村民在新开垦的耕地上种植“秋”玉米,预计新增耕地种植玉米面积500亩以上,预计创造收入50万元以上。同时,驻村工作队抓住镇级2批次农业大棚集中拆除的契机,动员设施农业主根据镇级产业用地调整,利用整改恢复后的新耕地发展设施农业,工业辣椒新增种植面积近1000亩,预计可创造收入500万元以上,有效推进了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实际,用资源优势助力增收致富
界头镇清水河驻村工作队以“五项职责任务”清单为指导,深入走访调研发现,当地农户家中仍然保留着传统手工榨制铁核桃油的设备。为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实现致富目标,驻村工作队注册“黎露”牌商标,推广传统的核桃油制作方法。充分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积极开拓销售市场。邀请电商达人,通过线上直播,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传统产品的独特魅力。向腾冲机场内的农特色产品扶贫专柜推介古法铁核桃油,经多次洽谈协商,“黎露”牌“土法”核桃油成功上架腾冲机场。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该产品还参加了云南机场集团组织的各地州农特色产品展示销售活动,有效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截至目前,“黎露”牌“土法”核桃油已创收超过1万元以上,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图片提供:胡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