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腾冲腾越|三个精准搭建家门口务工增收桥

发布日期:2025-03-21 浏览: 作者:尹受泰 来源:腾越街道 打印正文

近年来,腾冲市腾越街道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紧扣稳就业、促增收主线,创新打造家门口务工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构建精准招商+精准赋能+精准施策三维驱动机制,聚焦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问题,积极探索家门口务工新模式,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坚持产业带动、靶向招商,探索多元化发展路线,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圈,持续创新完善多元化就业务工模式,让群众增收门路多、照管家庭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招商强引擎,打造产业就业双高地

聚焦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务工车间就建到哪里,腾越街道主动作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招商引资,鼓励本地青年返乡创业,帮扶相关企业通过联农带农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拓展产业短链长链,积极延伸产业链条。

去年6月份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吸引腾冲市丝嘉丽发制品有限公司从浙江义乌迁移至朝阳电商物流园,规划厂房2800余平方,采取社区党总支+企业+乡村车间+农户的模式,成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去处。

朝阳村村民尹女士是假发车间的新手,分享道:假发制作相对简单,学会了都是计件发工资,需要一定耐心,但对于我们在家带孩子的妇女来说是一份固定的收入,既能在家门口挣工资,也能照看孩子照顾家,我觉得特别好!像她一样在假发厂就业的周边群众还有40余人,尽管他们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这个行业,却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以辛勤劳动实现增收。

村两委这些年大力招商引资,通过租赁物流园场地,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还丰富了我们村的业态,让周边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就业机会。群众钱包一鼓,我们的工作干劲也更足!朝阳村党总支书记陈小平喜不自胜。

目前,假发厂里共有工人50人左右,有制作经验的工人带着新学的工人们学习相应制作步骤,工资由基础工资加计件工资构成,根据所制作假发的发量密度、头围大小等,工人每件可得2.85元不等的计件收入,月工资可达20008000元。假发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几个月来,工人们逐渐熟练,创造出可观的利润。

据了解,朝阳村电商物流园的物流服务也为假发运输提供了便利,缤纷的假发搭乘上电商物流的快车,成了致富的金丝,未来假发厂也将不断培养熟练工人,发挥联农助农作用,吸纳更多的群众就业。

精准赋能强技能,构建能力提升全链条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挑战,腾越街道将技能培训作为破解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的金钥匙。街道紧扣一村(社区)一品牌产业布局,联合市级人社部门推出需求清单+培训菜单精准培育模式,三年来开设家政服务、茶艺师、西式面点等44期特色培训班,惠及群众2000余人()

我们邀请行业专家手把手教学,确保学员结业即上岗,让学员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街道人社工作负责人介绍,培训突出理论+实操+考证链条式服务,90%参训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024年重点打造的直播电商培训,让80%学员转型为专业主播,带动唐心记电商公司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较培训前激增110%

街道将持续深化订单式’‘嵌入式培训模式,年内计划新增康养护理、乡村旅游等6类课程。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以技能人才培育为支点,撬动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之路。

街道通过构建培训-认证-就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建成覆盖10个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累计促成1700余人就近就业。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21928人,就业率81.7%95%参训群众对培训效果表示满意。

从田间到云端,从传统技艺到新兴业态,腾越街道正用技能培训这支画笔,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描绘出人人持证、技能增收、家门口就业的生动图景。

精准施策育特色,激活多元增收动力源

腾越街道以林长制为抓手,因势利导,将生态优势转化成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着力做好兴绿富民、绿色崛起的大文章,打开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通道。

近年来腾越街道勐连片区上勐连村、寸家寨村、勐连街村、下勐连村根据当地山多林广的特点,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精准定位,实施茯苓种植策略,鼓励群众建设加工厂,积极发展茯苓种植及加工产业。勐连片区4个村种植面积约350亩,生长周期5个多月,每年可采收两季,平均亩产2000公至2500公斤左右,年总产值约600万元。

茯苓产业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勐连群众杨大姐说:我们帮种植户采挖、加工茯苓,一天工钱80元至100元,来这里又方便,在家又能够干农活、带小孩、照顾老人。勐连茯苓产业带动了周边180余人就近就业,缓解务工顾家难问题。

近者悦、远者来。家门口就业不仅编织了一张经济的网,更是点燃了街道未来的光。街道将不断拓宽就业路径,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范围,挖掘服务深度,让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成为群众的福站,让群众实现家门口的就业梦

图片提供:尹受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