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上龙马窝龙灯|竹骨纸衣里的百年民俗光阴

发布日期:2025-05-15 浏览: 作者:张玉蓉 吴占奇 来源:西源街道 打印正文

在广袤的腾冲大地上,璀璨的民俗文化如繁星般点缀着各个角落,西源街道金源社区上龙马窝的龙灯便是其中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星。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厚重历史记忆,是当地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着别样光芒。

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吉祥、权威和力量的象征,龙马窝村民一直对龙怀有最深的尊崇和敬意,这还得从龙马窝的来历说起。据腾越洲记:古传猎人早起往城西打猎,见雾中有物神行似奔马又似在蜿蜒游走的游龙。猎人便一直追随,到一处河流低洼回旋处时,那里有碧绿深水,那物便一头扎入,只见溅起的浪花和翻涌的水,却不见那神物跃起,后人们便称那里为龙马窝。因地势高低不同,便有了上龙马窝和下龙马窝两个自然村。

据当地老人说,龙马窝以前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小村落。这里土地肥沃,村民们以农耕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因龙王寺下游流经云山,河道起伏跌宕,而河岸上梯田很高。天旱时,庄稼颗粒无收;雨季时洪水肆虐,经常冲毁田地桥梁。人们最苦恼的就是河流中心处有水,两岸的良田却无法引水灌溉。有一年,村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大地干裂,庄稼枯黄,眼看一年的收成就要化为泡影。村民们心急如焚,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晚上做了一个神奇的梦。在梦中,一条浑身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巨龙从深潭中腾空而起,它摆动着巨大的身躯,在空中盘旋飞舞,随后张嘴吐出大片大片的云雾。老者瞬间惊醒,一看,天空果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滋润,庄稼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老人将梦境告诉村民,大家都觉得这是上天的旨意,是神龙在庇佑他们。于是,为了感谢神龙的恩赐,也为了祈求神龙能保佑村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们便用竹篾、五彩纸等材料扎制出一条巨龙的模样,也就是龙灯。他们模仿老人梦中神龙飞舞的姿态,编排了许多套刚劲有力的龙灯舞。参加舞龙的队员必须是年富力强的男青壮年劳力,且只要有外出表演(又称“出灯”)时,必须由七十岁以上的两个长者在宗祠里燃香,龙灯队不归家老人不睡觉,香案不熄。神奇的是,自从上龙马窝有了龙灯,村子里的自然灾害逐渐减少,风调雨顺的年份越来越多了。

上龙马窝的龙灯起初只是当地村民用以祭祀、祈福的仪式道具。彼时的龙灯制作工艺较为质朴,以竹篾为骨,棉纸糊身,装饰也相对简单,但在村民心中,它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承载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殷切期盼。随着时代的变迁,上龙马窝龙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制作工艺日益精湛,竹篾的挑选也更加严格,需选用质地坚韧、粗细均匀的竹子,经巧手匠人精心编织,构建出灵动逼真的龙身框架。糊身的纸张也从普通棉纸升级为轻薄坚韧、吸水性强的宣纸,方便绘制精美的图案。如今,龙灯的装饰更是融合了剪纸、刺绣、绘画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色彩斑斓,栩栩如生。龙头的设计尤为考究,龙眼炯炯有神,龙须飘逸灵动,彰显出龙的威严与神圣。舞龙表演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早期的舞龙动作较为简单,主要以游龙、摆尾等基本动作为主。如今,舞龙者们通过不断钻研和练习,加入了更多高难度、富有观赏性的动作,使表演更加精彩刺激,观赏性十足。如“龙穿花”时,巨龙在舞动中快速穿梭于人群之间,身形矫健,让人目不暇接;“盘龙”动作则是巨龙盘旋而上,仿佛直上云霄,气势磅礴。这些精彩的表演不仅展现了舞龙者们的高超技艺,也让观众大饱眼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龙马窝舞龙逐渐演变成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欢庆节日、表达喜悦的重要方式。每到重大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和元宵节,上龙马窝龙灯便成了小西片村寨和城里人最喜欢看的最吉祥喜气的灯。舞龙者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舞动着龙灯在村子里穿梭巡游。他们步伐矫健,配合默契,手中的龙杆舞动灵活,巨龙时而昂首腾飞,时而蜿蜒游走,动作行云流水。号角引吭长鸣,锣鼓声恢宏荡气,龙头高昂,龙身蜿蜒起伏,龙尾摆动自如,时而如蛟龙出海,气势雄浑;时而似游龙戏珠,气定神闲而又大气辉煌。舞动的龙灯宛如一条真正的神龙,在夜色中灵动游走,气势磅礴。再加上诵吉利(即龙灯表演间歇期间要由有文化的人讲四句吉利话)者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吉利诵出。龙灯所到之处,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焚香祈福。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欢声笑语不断,喝彩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子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再后来,真正能够掌握舞龙技巧的人已经不多了,曾有一段时间,上龙马窝龙灯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为不让这一民俗文化失传,2015年,上龙马窝几位老艺人把村子里的年轻人聚起,发动大家动手削好龙杆,扭起草索把沙灰桶串联起来做先期排练的舞龙道具,在村边田野里排练起来。初排成熟后,年轻人们又自筹两万多元,购置了新龙和器乐。于是,让老人们担心失传的龙灯又在新一代人的手中舞起来了!近些年来,上龙马窝龙灯共计参与政府组织的大小演出三十余场(次),走村入户演出四千余次,既凝聚了居民对龙文化传承的向心力,又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舞龙队还时常邀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和市文化馆的专业老师到村子里指导龙灯制作和舞龙技艺,唤起了年轻人对龙灯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成为传承的新生力量。

上龙马窝龙灯,从历史深处走来,在传承与发展中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连接村民情感的纽带。它见证了村子的发展变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古老的灯魂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片提供:张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