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朝阳|绿植“播”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3亩直播基地年销800万元的联农密码
“宝宝们,这盆石斛兰今晚秒杀价99元,再送养护教程!”8月27日晚8点,腾冲市腾越街道朝阳村物流园对面的芸荷花卉绿植直播基地灯火通明,主播小杨对着镜头展示一株株石斛兰。后台实时数据显示,本场直播在线人数突破20万,销售额达3万元。2023年以来,这个仅3亩的直播基地已实现销售额820万元,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均增收2.3万元,成为当地电商联农带农的鲜活样本。
与物流园“门对门”,与物流园区零距离
芸荷花卉绿植直播基地位于朝阳村物流园对面,直线距离不到50米,步行仅需2分钟即可抵达物流园核心分拣区,这样的“零距离”区位优势,成为芸荷花卉发展电商产业的“黄金筹码”。对于主打鲜活绿植销售的直播基地而言,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意味着“交通便利”,更等同于“新鲜保障”与“成本优势”。
基地负责人栾总介绍,自成立以来,绿植直播基地已逐渐发展壮大,目前拥有专业的直播团队、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丰富的绿植产品种类。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不仅将本地的石斛、兰花、树萝卜等绿植产品推向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吸引了大量园艺爱好者社群的关注,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滇西同类电商中稳居前列。
从“绿化”到“治愈”,创意绿植溢价10倍
“我们发现,现在的人买绿植不只是‘绿化’,更追求‘治愈感’。”基地负责人栾总介绍,团队梳理出20余种适合直播的“网红款”——比如一些创意花卉,以石斛、兰花等寄生类植物设计组合的创意产品。筛选出石斛、树萝卜、小叶赤楠等23个耐运输品种,通过“直播讲解+养护教程”的沉浸式营销,使绿植溢价超10倍。其中一款“石斛兰创意盆景”单品销量达2.1万盆,复购率42%。目前基地日均直播2场,单场最高观看量超10万人次,月销售额突破50万元,绿植单价从传统批发价的10-80元提升至100—1000元,溢价超10倍。
“我们选择好养、耐运输的品种,在包装上下足功夫,确保植物到达客户手中时依然保持良好状态。”基地负责人表示,一旦收到客户反馈问题,立即补发或退款,绝不推诿。
这种真诚的服务态度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花卉、绿植、创意盆景等的复购率持续走高,粉丝群体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很多客户成了“铁粉”,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推荐,形成了良性的口碑传播效应。
村民变主播,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是电商产业强大的联农带农助农效应。直播基地的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从绿植种植、养护到直播销售、物流配送,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
“我现在每月能挣6000多,比在城里打零工强!”正在直播间帮忙打包的张大姐笑着说。她是村里的留守妇女,丈夫在外务工,过去只能在家种点蔬菜自给。去年基地招工,她经过15天培训,内容包括直播话术、绿植养护、快递打包等,成了“固定场控”,不仅每月有底薪,还能按单拿提成。
像张大姐这样的“新农商”不在少数。基地常年招聘打包员、客服、场控等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留守妇女、返乡青年,目前,基地长期用工20多人,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顾家庭。通过定期开展“直播带货培训课”,已培育出12名村民主播,其中5人能独立完成从选品、讲解到售后全流程,培养出月销20万元以上的村民主播2人。
“之前有个家庭妇女,通过来我这里学习当主播,从一个直播小白,到现在每月可以做到20多万的销售额,通过培训和实战,真正成为了一名主播。”基地负责人栾总介绍。
多维赋能,打造电商产业生态圈
为了推动电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腾越街道也积极作为。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开展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短视频制作等培训活动,提升村民的电商技能和素养。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树立品牌意识,挖掘本地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品质优势,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来开展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等培训3期,覆盖村民500余人(次)。
此外,朝阳村电商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繁荣。物流园的业务量大幅增长,快递、仓储等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为了满足直播需求,包装、摄影、培训等配套产业也应运而生,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从3亩绿植基地到年销800万元的电商样板,从村民“外出务工”到家门口“直播增收”,芸荷花卉的实践证明,电商不仅能让云南的特色产品走出去,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在朝阳村,一幅“绿植常绿、群众常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通过直播间的镜头,徐徐展开。
图片提供:尹受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