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当前位置: 首 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明光凤凰|千亩丹参走出“紫”富路

发布日期:2025-09-04 浏览: 作者:张闫 冯怀斯 杨昆 郑兴秀 来源:明光镇人民政府 打印正文

晨雾缭绕的云南省腾冲市明光镇凤凰村鸦乌山,丹参紫花与万寿菊橙黄交相辉映,村民们正抢抓农时采收成熟的药材和照料刚过花期的丹参。

时光回溯至2018年,村民张春虎、李中宪响应腾冲市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政策红利,主动与盘龙药业等企业对接。了解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率先流转土地10余亩进行丹参试验种植。公司提供种苗并承诺保底收购。同时,对药材品质提出了严格要求。当年,经精心管护,丹参亩产达1200公斤(鲜品),产值达6000元。除去成本,纯利达3000元左右。腾冲市气候、土壤适宜丹参种植,经检测:丹参酮含量超药典标准2.12倍,丹酚酸B含量超药典标准3.3倍。

初尝甜头坚定了发展信心。历经数年坚韧发展。如今,鸦乌山丹参种植基地已蔚然成势,面积达2300多亩。花开时节,紫色丹参花海与周边千亩金黄的万寿菊相互映衬,如斑斓画卷,构成独特风景。盘龙药业始终恪守“市场价收购”的核心承诺,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通过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今年丹参亩产预计稳定在1500公斤左右,总产值有望突破1200多万元。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现已建成300亩标准化育苗地。在满足自身种苗需求基础上,种苗繁育预计亩均增收40005000元。“我们正加紧推进育苗基地和初加工建设,初步形成了‘育苗、种植、初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产业前景越来越好。”张春虎在育苗大棚内介绍。

产业发展是带动增收的引擎。6年来,鸦乌山丹参基地累计吸纳周边群众务工3000余人(次),直接带动增收270余万元。“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采收万寿菊后又来管理丹参,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都有了着落。”正在丹参地查看生长情况的村民段艳菊擦着汗,脸上洋溢着笑容。

该产业模式也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扶持。“腾冲市级以上有关部门2025年已先后多次深入基地调研指导。在腾冲市农业农村局的牵头推动下,我们已与盘龙药业正式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规划于明年(2026年)春季将丹参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并辐射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参与,走集群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李中宪表示,“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图片提供:冯怀斯 杨昆 郑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