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田乡|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以“夜”为镜,筑牢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强化团田乡应急救援队伍和学校师生夜间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在突发地震时的避险、疏散效率与救援能力。10月30日晚团田乡以团田中学为中心,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学校晚自习期间突发地震场景,进一步检验了团田乡应急预案的实操性和学校师生的临灾反应能力。
科学谋划,精心安排。为确保演练取得实效,制订了《团田乡2025年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下设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人员疏散和善后安置、综合协调和信息组、物资和后勤保障组、治安维稳组、交通秩序维护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应急通信和电力保障组九个小组,对各小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合理分工,确保地震来临时能够迅速、有序撤离,最大限度减小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黑暗中的“安全突围战”。19:30,模拟地震警报响起,乡级应急队伍自动集合进入战备状态,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办公的干部及公共场所的居民在工作人员指挥下,迅速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险姿势,利用桌椅、墙角等坚固物体保护头部和身体,进行紧急避险。震感减弱后,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全体人员快速、有序地撤离至指定安全区域。到达集结点后,各班级、部门负责人立即清点人数,并逐级上报。发现人员被困后,抢险救援组携带照明工具等救援设备进入“受灾”区域,搜救被困人员;医疗救护组在现场设置临时医疗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包扎伤口、心肺复苏等,并将重伤员转运至医院;交通秩序维护组对周边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通道畅通等。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演练效果。
复盘总结,提升技能。演练结束后,乡级主要领导对演练进行总结点评,肯定了演练的组织协调、人员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如救援队分工不够明确、部分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等,提出改进意见。
图片提供:赵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