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11533023056994753Q/20230607-00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目录 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6-07 11:39:4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3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腾冲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66日)

 

市委办: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腾冲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第一议题”制度,结合党组会、班子会、理论中心组学习、职工例会、三会一课抓好常态学习。截至目前,共开展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80余次,理论中心组学习5次,主题党日12次,上专题党课13次,宣讲1次,主题演讲2次,读书分享会3二是创建党建亮点示范,提升干事创业能力。立足实际,坚持创新发展,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创建腾冲市示范党支部1个。在机关党委、党支部中常态化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发挥城管党员先锋作用,访民情、解民忧,制定为民办实事清单共有218个事项,截至目前,已完成80个事项。三是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城管铁军队伍。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典型案例通报学习,开展每周学廉吏、学先进主题活动,每周五集中学习《云南廉吏知与学》等系列教育丛书。截至目前,共开展典型案例通报学习8次,每周学廉吏、学先进”13次。

(二)持续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成效。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培训。集中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宣传16讲,安全监管典型执法案例33个,学习相关法律法规13个;开展专题执法培训3次,参加市级相关执法培训2次。二是严格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对2022年已办结的行政许可案卷25卷、按一般程序办结的行政处罚案卷138卷进行了整理评查,作出163份评查意见书。评查结果行政处罚案卷优秀25卷、行政许可案卷优秀138卷。三是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行政执法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和公告制度,对113名持证的执法人员信息进行公示。四是“转作风、提效能”行动。结合油烟治理以及五城共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重点工作,强化队伍担当,锤炼过硬作风,着力推动城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发放《腾冲市餐饮服务业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告知书》900余份,完成油烟净化设备839户;以学校、医院、商场、农贸市场、客运站、公园广场、社区委员会及“七个周边”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处理五堆问题443处,劝导清理十乱现象779处;清除各类小广告 12458 余张,查处各类小广告案件52起;持续开展户外标识标牌 (“牛皮癣”小广告) 规范整治行动,拆除67起;对网格责任区开展专项整治提升,特别是对腾北商场、人民商场环境卫生、管理混乱等问题进行每五天一次集中综合治理,确保市场干净整洁;加强流动摊点的管理,清理占道经营(含流动摊) 6900余处,暂扣经营物品18件、处罚33起;向规划、住建等主管部门提供城市建成区内违建相关涉嫌违法线索函共计96件,违法建筑立案5起(3起已结案,2起正在办理),拆除违法建(构)筑物10起、约1050平方米,查封1起(已解封),断电断水1起,依据会议决定分类处置复电复水12起。五是提高宣传质效,树立城管良好新形象。向上级部门及新闻媒体报送各类宣传信息100余条;内刊《城人之美》出刊11期,刊发各类信息700余条,其中城管好人好事100余件;在公园、广场宣传栏发布法律、法规知识7期,城市文明行为红黑榜4期;开展普法强基法治宣传活动2次,《保山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问卷调查1次共50份;开展贯彻实施《保山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创建整洁文明优美宜居城市环境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解答市民咨询20余人次;开“学文明条例,做文明市民”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次、文明实践活动7次,参加人员225人次。六是扎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接待来访群众13人,走访群众200余人;办结市委市政府关于云南省第七巡视组交办信访件1件,云南省信访信息辅助智能系统转办件1件,群众来信2件,领导信箱收到留言8条;受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6件,办结115件,正在办理11件。2023年,腾冲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表扬为2022年度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新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

(三)全力抓好扬尘污染治理。严格按照《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通知》要求,以严把入城关、抑尘关、清洁关、防尘关“四关”,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和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持续巩固2022年建筑施工和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百日行动”成效。一是严把货运车辆“入城”抽调16人组成4个组对货运车辆驾驶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现场劝导并责令改正运输车辆未按要求覆盖315起、现场劝导并责令改正车辆泄漏泼洒污染路面323起、现场劝导并责令改正运输车辆车身不洁651起、立案查处189起。二是严把施工工“抑尘”关2023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对在建的34个市政建筑工地和96个私人建房施工工地检查58次,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30份,现场整改施工围挡问题157个、道路硬化问题35个、堆土和物料覆盖问题105个、出入车辆冲洗问题209个,督促企业安装冲洗设备3套、清理建筑垃圾46起。三是严把城区道“清洁”关。每日投入的环卫保洁一线人员约410人,每日投入大、小作业车60余台,实行24小时轮班工作制。3月份以来,增加清扫1885人次、清运163车次,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已达80.3%四是严把工程运“防尘”关。数字城管向执法大队提供运输车辆覆盖不规范、路面泼洒线索66条,立案查处65起;向属地乡镇(街道)提供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线索23条,立案查处不按规定倾倒建筑垃圾2起、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投放2起、运输建筑垃圾泄漏造成路面污染4起。此项工作作为腾冲市城市管理典型经验做法被省住建厅2023516日转发全省借鉴参考。

(四)城市管理运行成效明显。2023上半年,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71076件,结案69688件,结案率98.05%。其中发挥视频监控即时管理的优势电子围栏预警120余次,劝离危险行为20余起;共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取证施工车辆污染路面78起;发挥隔空喊话远程管理的优势通过智能喊话系统劝离占道经营、违规停车、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800余起,在公园广场人员密集地方帮助市民找回遗失物品7起,找寻到走失儿童2起;上报协调性案件316件,结案件202,结案率65.37%;共接到市民投诉电话200件,办结200件,满意率100%。数字赋能点幸福边城作为腾冲市城市管理典型经验做法被省住建厅20221230日转发全省借鉴参考。

(五)持续提升环境卫生服务水平使用护栏清洗车对城市中心隔离护栏进行清洗每周不少于1次,每天对城区公园广场的环卫设施设备进行2次以上消毒。2023年上半年,累计出动人员 36854人次,机械3155车次,突击清理卫生死角和污染路面34次,;转运生活垃圾4041趟次,共43377.48吨;收运餐厨垃圾1934.8吨;回挖原填埋垃圾4064.49吨,处理生活垃圾焚烧的飞灰1573.82吨;完成渗滤液处理系统排水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并于202343日联网省在线平台实施自动监测;清理城区河道(湖面)内的水草600余吨、打捞白色垃圾和漂浮物1200公斤,清除鱼桩10个、地笼40多个,劝离钓鱼人员共计100余人次。

(六)应急处突任务圆满完成。抽调200余人次参加“大空山救火”处突任务;高标准抓好 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市容环境工作,出动100余人次参加主会场秩序维护保障。活动期间城区各主次干道共清洗322车次、人行道清洗219车次,出动1379人次、规范影响市容环境的不文明行为等3586起、查处45起。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面对城市管理新发展领域的服务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如:落实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工作存困难。国家发改委关于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的通报(第4期、第5期)中,涉及共享单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问题共22个,其中云南省有9个。目前,未有可参照复制的成熟经验可借鉴。上级政府部门指导本地规范合法合规落实国家、省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工作力度偏弱。另外,充电桩的监管暂无具体措施。

二是服务性运行经费保障不足。如:2022年城区免费开放公厕实际发生经费共150.88万元,2023年市财政安排城区免费开放公厕补助经费仅20万元,相比2022年实际支出差额130.88万元。目前,执法局下属事业单位市环卫站运行经费严重不足,已无法保障城区免费开放公厕正常运行,需增加2023年城区免费开放公厕经费预算。

三是相关工作推进缺乏法制保障。如城市河道管理、养犬、废弃汽车清理等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城市管理领域“落地生根”

二是抓好房车(旅居车)规范管理。通过电视、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腾冲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旅居车管理的通告》,在公园广场设置禁停标志及通告告示牌,通过多渠道发布房车(旅居车)营地位置、距离等服务信息,在入城重要路段设置房车(旅居车)导视牌,并开展劝导、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三是有序推进违章建筑清理整治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组织工作专班有序推进清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