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41-1/20241217-00003 发布机构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疾病防控 发布日期 2024-12-17 08:42:2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科普时刻】警惕颅内的“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近年来,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脑部影像学检查在体检项目中逐步普及,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也得以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瘤”虽然它的名字中带有“瘤”字,但它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肿瘤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颅内动脉瘤。

一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多种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壁上出现的异常突起。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简单来说,就是血管壁上出现了气球状的隆起,可以想象为一根用久了的水管上,鼓了一个包,一旦水管内的压力过高,水管就会破裂,一旦破裂,将导致颅内出血,其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后果极为严重。

二颅内动脉瘤症状

大多数颅内动脉瘤在未破裂之前是没有明显症状的,这也是颅内动脉瘤的可怕之处,它就像一颗隐藏在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当动脉瘤逐渐发展,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如果动脉瘤破裂,极大可能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三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法

1.CT血管造影(CTA);

2.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3.脑血管造影(DSA),DSA 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04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动脉瘤已经发生破裂出血的,因为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如果破裂出血风险较低,可以继续观察随访;而如果破裂出血风险较高,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拆弹”。

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等多个因素。

1.动脉瘤夹闭术:这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法,通过开颅手术,将特制的夹子夹在动脉瘤的颈部,阻断动脉瘤内的血液供应,防止动脉瘤破裂。该手术技术成熟,费用低,但手术创伤相对大。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输送至病变血管近端,然后通过导管再输送微导管、弹簧圈、支架等材料至病变处,将弹簧圈、支架等材料送入动脉瘤内,达到封堵动脉瘤、防止破裂的目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且对于一些复杂的动脉瘤,可能需要结合手术治疗。

05颅内动脉瘤的预防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降低患颅内动脉瘤的风险。

2.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有颅内动脉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头部的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总之,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虽然它在未破裂之前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要提高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我们的大脑健康。


供稿:腾冲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