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41-1-/2022-1114004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中医特色理疗 | 发布日期 | 2022-11-14 15:05:50 |
文号 | 浏览量 |
把“明星医生”请到家门口
入冬的早晨,马站乡卫生院里群众排起了长队,因为今天是“明星医生”刘正华来坐诊的日子。
这是刘正华医生团队第10次到这里开展义诊,2020年4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正华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在马站乡卫生院挂牌。作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云南省基层名中医的刘正华,是享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每次到这里来,他耐心细致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都深受群众喜爱,当地群众的名字他记住了好几个,发挥传帮带作用还收了4个徒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刘老医”。每次听说“刘老医”来了,常年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村民龙在枝都会赶来排队看病,她说:“得了这个病三年了,以前要去到城上看病,现在帮名医中医请到马站来,相当方便我们,打针吃药还可以报医保,政策也好,我来马站拿药,是拐着脚进来,健健康康的走着出去。”
曾经,交通不便阻挡了村民们的就医需求,如今,马站乡充分发挥老中医的“头雁效应”,把名医请到了“家门口”,补充了基层医疗服务的短板,同时,还通过老专家的传承帮扶带教,有效解决基层人才培养的不足。
以“杏林微家”打造1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马站乡位于腾冲城北部,下辖8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辖区人口约3万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对中医诊疗、中医养生服务,尤其是中医药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为切实帮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破解基层群众看中医难、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单一的困境,马站乡充分结合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名中医、喝上放心中药。
走进马站乡兴云华卫生所,扑鼻而来的是阵阵的草药香味,院子里一间崭新的平房,是兴华、云华两个村的“杏林微家”,是全市第4个村级中医馆,也是腾冲市医养结合示范点之一。干净整洁的诊疗室里,面对各种需求的患者,卫生所的中医师们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据卫生所所长段生丽介绍,这个村级卫生所的服务范围辐射了周边的5个村(社区)和隔壁乡镇中和镇的中云村、曲石镇双龙村秧草塘等约13000余人,服务人口比较集中,由于外出务工的人比较多,家里的老人、小孩等出趟门都不容易,如今在村里建中医馆,老人腰膝酸痛、关节痛、头晕头痛,小孩咳嗽感冒、腹泻呕吐等,都会到这来治疗。
如今,“杏林微家”已经覆盖了马站乡8个村(社区),大到一栋小平房,小到一间理疗室,小小的村卫生所,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也成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有力支撑,村村建立了1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人才业务“双推进”让群众享实惠
据腾冲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段艳菊介绍,当前全市主要从“六个坚持六个注重”抓好中医药工作,坚持硬件投入、人才核心、特色优势、文化自信、能力提升、协调发展六个要素,充分发挥名中医传帮带作用,不断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及中医馆内涵建设,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而对此,马站乡已经在先试先行,全力推进。随着中医治疗阵地的逐步完善,乡卫生院中医科结合辖区服务人群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专科专病建设,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中医药服务群众的可及性得到日益提升。中医科医生王德锐介绍说:“我们本地的老年人带状疱疹发病率高、后遗症重,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尝试用中草药“龙胆泻肝汤”调整草药加减,结合针灸(火针)、拔罐疗法,效果都比较好,后遗症疼痛能有效缓解,对老百姓来说经济又实惠。”
王德锐医生从医20余载,深受群众喜爱,因精湛的技艺和用心、用情的服务,多次获得了群众送来的锦旗。随着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医门诊及住院患者显著增加,较大提高了辖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更好的传承了中医药发展。据乡卫生院院长马洪学介绍,通过全乡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卫生院及各村(社区)卫生所每天门诊量约400余人,其中有超过5成接受中医药服务,近年来全乡中医药业务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占业务总收入的1/3,比5年前翻了近20倍。全乡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从过去的2类3项,已提升至9类21项,可开展中药饮片、针刺、灸、推拿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服务范围包括内、外、妇、儿及骨科等多个学科疾病。同时,医院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2018年以来先后选派2名中医临床医师到腾冲市中医医院规范培训,选派4名村卫生所热爱中医事业的医师到上海参加德技双馨线上线下培训,2021年引进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1名,中医针灸推拿专业人员1名。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党建引领实现“‘零距离’治未病”
群众所需无小事。为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马站乡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目标,通过整合资源,抽调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乡村党员医生,树牢“冲锋在前、执着求真”的意识,开展“‘零距离’治未病”志愿服务行动,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建立了7支中医药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居家中医特色服务,实现中医服务“零跑路”。今年以来,医院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注重优质服务,我们主要实施好三个“面对面”行动,面对面对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再根据体质指导老人们按摩穴位、调理饮食和健康运动;面对面对0-3岁儿童家庭做好饮食调理等中医健康指导;面对面对留守儿童、慢性病、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个体化健康指导。通过入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利用赶集日进行公共咨询,把更多的中医保健知识带到老百姓身边,将中医药服务更好地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服务了32000多人次,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和公共咨询80余次,达到了有病早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目的。
乡党委书记李会放表示,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关键词是今后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领航标,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人的殷切期望。下步工作中,马站乡将围绕“马站杏林微家”这一阵地建设核心,聚焦健全设施设备、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深化文化宣传5项能力建设,实施好村(社区)“中医药优质服务行动”,让中医药成为基层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