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41-1/20240407-00007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中医特色理疗 | 发布日期 | 2024-04-07 09:01:14 |
文号 | 浏览量 |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活中,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痛风的患者,目前痛风的治疗方案也是很成熟了,那痛风患者在治疗中除了积极用药还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痛风的治疗除了基础用药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达标治疗,远期达标;联合治疗,兼顾血糖、血脂、血压治疗。
2、中医从脾肾辨治,强化健脾渗湿法,健脾渗湿、化痰通络,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3、中西结合:借助西药的部分优势,快速降低血尿酸;中药内服,调整体质和内环境,中西结合,协同治疗,使降尿酸持久而稳定。
因此在痛风的治疗中,我们也经常加用中医治疗,除了口服中药,临床上有很多中医外治法运用于痛风。
1、针灸:根据病情和中医辨证选取穴位,随症加减,急性期发作期用泻法,缓解期用平补平泻,均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此外可选用腹针、脐针等联合治疗。
2、中药封包:将具有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等对应相关证型作用的中药药粉用热水调成稠糊状,均匀地摊于棉纸上,用手腕内侧测试药片温度适宜后,将药片敷于治疗部位,用绷带固定,松紧适宜,每次4-6小时,1次/日。
3、中药熏蒸:将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熏洗足部,每日1次,以微微汗出为宜,水温宜在37-40℃,加水至膝关节以下,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刺络拔罐:急性发作期,局部毫针密集点刺后,拔罐,每次留罐5分钟。
除了以上常见的治疗方法,中药灌肠、火针、蜂针、脐针、腹针和离子导入法等都可运用于治疗痛风,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腾冲市中医医院 尹兴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