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41-1-/2022-0817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医疗卫生 发布日期 2022-08-17 08:40:2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一名“不务正业”临床医学生的疾控生涯

 

2006年,我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同年通过考试进入腾冲市疾控中心工作。之后,常常有人问我,学临床为什么不去医院?来疾控工作后悔吗?

毕业参加招聘考试,我先后接到了腾冲县疾控中心和保山市人民医院的通知,在二者之间我选择了疾控中心。虽然那时的我不是很清楚疾控中心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但第一感觉让我选择了疾控。母亲曾抱怨她有一个学临床医学的女儿,但这个女儿却没有在医院,自己看病打针还要去找其他人。但中国医学向来倡导“上医治未病”的思想,预防应为先,西方也有谚“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公共卫生服务,无论是在最发达的国家,还是贫穷的国家都是政府优先的服务职责。

如今已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十六个年头,我先后在预防医学门诊、寄生虫病防治科、地方病防制科工作。我从当年对疾控工作一无所知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公卫医师,并深深的喜欢上这个职业。

有人说一个人与他从事的职业是有缘分的正是这奇妙的缘分让我踏进了疾控这个领域让我和一群坚强乐观、永不言弃的疾控人一起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虽然我们不能常常看到为病人解除病痛感激的目光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也不够了解但我们用一份责任默默筑起群众健康的第一道“卫生长城”维护着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安宁

第一次到界头镇水箐村开展不明原因猝死病调查,那是一个雨季,滂沱的大雨导致崎岖的山路塌方,我和同事们脱掉鞋子趟过齐腿深的泥路,从山脚走到了山上,在为村民体检时还不慎从湿滑的木楼梯上摔下来;2007年我和同事们与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的老师一起在明光起早贪黑开展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入户调查,对明光冬日的冷仍记忆犹新;2012年消除疟疾实验基地刚刚成立,大量的项目,繁重的现场工作,我和同事们白天钻进满是牲畜粪便的牛圈捕蚊、臭水沟里捞蚊子幼虫、晚上通宵不眠半躺在椅子上人诱捕蚊;克服对老鼠的恐惧,顶着太阳、冒着风雨,与同事们穿梭在林间地头捕获鼠材,开展疾病监测……。每一次开展现场调查,中午常无法准点吃饭,饿肚子是常有的事。相信这些辛苦每一位公卫人都深有体会。

但我们也是幸福的,忘不了不明原因猝死病调查工作结束在村民家里火塘边吃的热乎乎的火烤荞粑粑;忘不了为疟疾病人送药上门,督促其吃药,病人感激的话语让人感觉心里暖烘烘的;忘不了踏着月色追寻到失访的登革热患者的开心。

忘不了第一次参加云南省疟原虫镜检竞赛在宿舍里一遍遍加练制片至夜深最终个人成绩排名第一,并带领团队获得第一名的喜悦;忘不了第一次工作汇报PPT得到中国疾控寄生虫病所专家肯定赞扬的小兴奋……

回顾这十六年,感触很深。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失落与喜悦的跌宕,体验了汗水与泪水的交融,从稚嫩走向了成熟,从单纯走向了广博。每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长,来源于工作的锻炼,单位的培养,同事们的帮助,领导的支持与肯定。感恩遇到的同事们,认真严谨的樊大宏医生,严格要求的段义忠医生,兢兢业业的康显虎医生,积极创新的李新和医生,经验丰富的杨雁鸣、董祖平医生,精益求精的王加志医生,踏踏实实的李成胜医生,积极向上的李希尚、王兴娟、汤宗艳、杨东海、李增助、郭兆盛、严登波、姚盛文等年轻同事,单位里每一位优秀的前辈和同事对待工作的热忱和认真负责都深深地影响了我。

感恩工作中遇到好的领导,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关心和支持,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有幸到中国疾控中心学习,取得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参加工作以来尹授钦同志荣获腾冲市“优秀共青团员”、腾冲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二等奖、第五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云南省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选拔培训个人综合考核一等奖、2021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表彰18次。

今天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卫医师,我用行动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选择疾控,我不后悔。我庆幸我选择了疾控,成为了腾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从鼠疫防治站、卫生防疫站到疾控中心,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的腾冲防疫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探索、前行。从单一的鼠疫防治到综合的疾病防控,从实验室检测到科学研究,从县、乡、村三级防护网到中缅双边联防联控,腾冲疾控人用无声的行动构建了一道疾病防控屏障,担起了守护边境居民健康的责任。

新时代,健康中国梦开启,新征程,疾控人砥砺前行。我愿为健康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疾病预防控制的辉煌篇章。

 

文字:腾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核:樊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