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41-1/20231116-00002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医疗卫生 | 发布日期 | 2023-11-16 14:50:54 |
文号 | 浏览量 |
本月,腾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1月5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海教授的指导下成功为患者开展了经导管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11月7日神经内科介入团队顺利完成一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此次两项手术均为腾冲市内首例。
2023年11月5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海教授的指导下,腾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一位69岁的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展了经导管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为腾冲市域内首例本院医生独立完成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此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神经内科在颅内动脉瘤治疗方面再上新台阶,颅内动脉瘤治疗进入微创时代,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保障。
患者69岁,女性,既往“高血压、脑梗死”病史,遗留左侧肢体轻偏瘫后遗症。于11月4日夜间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入院,急诊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后联系影像科完成头颈部CTA检查,提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结合患者病情考虑左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遂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经过科室讨论,决定行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科室团队完善术前准备并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预案。在麻醉科全麻插管下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并确诊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大小约5.0mm*3.8mm),随后即刻为患者进行了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颅内动脉瘤致密栓塞,同时保证了载瘤动脉的通畅。
术后患者苏醒拔出气管插管,神经系统无新发阳性体征,复查头颅CT出血无增加,手术成功。
2023年11月7日,腾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顺利完成一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这是腾冲市域内首次完成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此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腾冲市人民医院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领域的诊疗能力在不断提高,为加入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病人精准救治新时代努力奋进,以持续提高患者的临床良好预后率为重要目标,造福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减轻我市及周边地区脑血管疾病负担。
患者39岁,男性,因发现言语含混、左侧肢体无力3.5小时到我院急诊科就诊,考虑为急性脑卒中,立即进入卒中救治绿色通道,迅速完成心电图、血化验、头颅CT等一系列检查后送入我科,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为醒后卒中(觉醒型卒中),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立即联系影像科完成急诊DWI+FLAIR、头颈部CTA+CTP等一系列多模影像学评估,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考虑患者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已错过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仍有血管内治疗时间窗,遂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经过科室讨论,多方面评估后决定为患者行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采用支架取栓、抽拉结合的办法取出血栓。
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仍闭塞,经评估后考虑为原位狭窄闭塞,给予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成形术,成功开通血管,术后患者言语含混、左侧肢体无力症状较术前改善。
此次手术的开展得益于绿色通道的畅通、各科室紧密协调合作,为手术的开展形成坚实的保障。
科普时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俗称急性脑梗死或脑中风,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并由此产生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重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居民患病致死原因中排名第一位,尤其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危害尤甚。
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恢复血流的措施,现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 h内或6 h内,对于怀疑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如果发病6小时内可以行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开通堵塞的大血管。随着取栓技术的开展和临床研究,现在取栓的时间窗已经扩展至24小时,在后循环卒中患者,时间窗更长。机械取栓时代的到来,让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有了避免重残或死亡的机会。所以,早期识别中风是关键,一旦怀疑脑卒中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有治疗条件的医院。我们将持续更新救治理念,不断更新技术方法,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诊疗服务。
文字:蔡 蕊
审核:刘建松
终审:李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