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41-1/20240109-00002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医疗卫生 | 发布日期 | 2024-01-09 08:43:06 |
文号 | 浏览量 |
2024年1月6日,在延安医院疼痛科毛希宏主任指导下,腾冲市中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顺利完成首例脊髓电刺激(SCS)手术,据悉,该手术为腾冲市第一例。
庄某,因“左侧胸胁部疱疹后疼痛1月”入院,长期疼痛影响了正常生活及日常工作。入院行相关检查明确,主诊断:“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经延安医院疼痛科毛希宏主任专家会诊,结合患者情况,与腾冲市中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张君斌主任团队开展讨论,为其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行“脊髓电刺激手术”。在麻醉科协助下,手术顺利完成。
脊髓电刺激术的发展过程1965年Melzack和Wall 提出了疼痛“门控理论”,成为SCS的理论基础;1967年SCS首次应用于疼痛治疗;1970 年诞生了完全植入式SCS系统;198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 SCS 用 于 疼 痛 治 疗。2003 年中日友好医院采用完全植入式 SCS 系统成功治疗臂丛损伤所致的慢性疼痛,开国内 SCS 治疗慢性疼痛之先河。2019年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全植入式SCS系统进入临 床试验 (CITRIP study) ,开启了SCS系统的国产 化进程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SCS 逐渐成为临床 治疗慢性疼痛的重要手段。目前认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疼痛病人,在充分考虑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越早植入 SCS,病人获益越大。另外临床中发现,部分病人在试用短期SCS治疗后,即使未植入SCS也能获得较长时间的疼痛缓解,由此开启了SCS短时程刺激治疗模式。
脊髓电刺激术适应证(包括但不限于)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周围神经损伤性疼痛、慢性神经根性疼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性糖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性疾病、顽固性心绞 痛(经规范内外科治疗无法缓解)、内脏痛、多发 性硬化引起的神经痛、放化疗引起的痛性神经病变、脑卒中后疼痛、脊髓损伤后疼痛、神经根(丛)性 撕脱伤、癌性疼痛等 。近年来,SCS 被用于脏 器功能保护、改善胃肠功能、中枢催醒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
腾冲市中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是云南省疼痛质量控制中心腾冲分中心,已熟练开展颈肩腰腿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三大慢性疼痛领域的常规诊治技术,包括超声引导下各种神经阻滞及局部注射、银质针软组织松解术、针刀松解术、普通针刺技术等,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干、支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CT或DSA引导下颈/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CT引导下脊神经节或根脉冲射频术、CT引导下胸/腰交感神经调控术、CT引导下茎乳突孔面神经射频治疗梅杰综合征、面肌痉挛、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内脏大小神经/上腹下神经丛/奇神经节化学毁损术、脊髓及外周神经电刺激调控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等特色微创治疗技术。永佳
车永佳,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名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软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保山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云南省针灸学会穴位贴敷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针灸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及疼痛诊疗工作八年,曾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进修学习,到成都中医大学习小针刀技术,到广州孙逸仙纪念医院学习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到兰大二院学习射频技术,多次参加省内外疼痛诊疗技术培训。擅长运用传统针灸推拿技术治疗各种内外科疾病,擅长使用射频微创技术、选择性神经阻滞、密集型银质针、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RP注射治疗、脊髓电刺激、微球囊压迫技术等治疗各种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痛、网球肘、腱鞘炎、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急慢性疼痛性疾病。
擅长运用针灸、推拿、射频、小针刀、内热针、银质针、椎管内及外周神经阻滞等技术。治疗头痛、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痛等)、颈腰椎病及骨关节痛、劳损性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等)。
供稿:市中医医院
审核:刘建松
终审:李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