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39-0-/2022-0402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灾害事故救援 发布日期 2022-04-02 15:08:4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教育体育局关于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2021年,市教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为指导,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推进教体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着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为腾冲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现将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学谋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成立了以局长担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领导、指导各校园及机关的法制宣传、规范性文件审核、依法行政、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等工作。坚持召开局党组会、行政办公会听取教体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和解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有序开展。

二、落实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做好基础执法工作

开展市教体局权责清单梳理工作,行政许可16项(截止2021年12月公办幼儿园行政许可6所,民办幼儿园行政许可2所),行政确认4项。目前已有3人取得行政执法证,正在申请行政执法证5人,杜绝合同工、临时工等无执法资格人员上岗执法现象。加强中小学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开展职称评定工作评审的指导。2021年教师资格证认定403人。其中幼儿园认定数107人,小学认定数225人,初级中学认定数71人。

三、推进法治进校园,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一)认真开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及时下发了依法治教(校)相关文件。制定完善教体局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和健全校长、教师学法制度,各学校利用每周政治学习和学期末继续教育安排法治教育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落实每两周一节法治教育课;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宪法小卫士”活动。检察机关深入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巡讲,受益人数约5000人次;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

(三)开展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一是选送6名师生参加云南省“学宪法 讲宪法”知识竞赛,3名学生和3名教师获奖。二是充分利用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资源,积极组织师生参加2021年“宪法小卫士”挑战活动,截止2021年12月全市共有51702名学生参赛,居保山市前列。

(四)完善法治副校长和法律顾问制度。在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和法律顾问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推动学校有效开展法治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四、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2021年联合网信办、公安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卫健局、执法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对民办幼儿园办学情况、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情况、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截止2021年12月,全市77所在册校外培训机构,已有14家校外培训机构主动提出申请自愿注销办学许可证,注销批复已下发给培训机构;学科类33家转非学科类24家、转非营利2家,7家主动注销。

五、聚焦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

(一)党建引领树旗帜。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班子成员分工包片分别到挂钩联系学校和乡镇讲授思政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担任学校德育副校长,各学校严格落实德育课程,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了学校党组织书记带头讲、思政课教师主要讲,全体教师人人讲的“大思政”新格局。

(二)教师队伍提素质。持续开展思政课教学比赛、教材培训、中高考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2021年10月举办了小学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及骨干教师培训,全市231名教师参与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道德与法治》重难点解析及案例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组织的形式、活动课教学设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治修养等专题的学习。

(三)校本教材有创新。市教育教师发展中心结合艾思奇大众哲学编撰完成了《小学哲学》、《中学哲学》地方教材,结合艾思奇成长求学经历、腾冲历史文化、大众哲学思想精髓,向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学校以集体备课、集中研修为抓手,定期开展思政教师业务资料检查、同课异构等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

(四)课堂教学显成效。各学校开齐开足思政课程,围绕“教什么”“谁来教”“教得好”,在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综合保障上狠下功夫。2021年推选出14节市级精品示范课,推动全体教师全面树立“大思政”理念,带动全系统涌现出更多优秀课程。同时充分利用“总书记到过我家乡”、“重走主席路”等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结合腾冲本土文化,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2021年5月,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6月份参加省社科联、省文明办等7个部门组织的“历史荣光照亮成长”征文比赛。

(五)活动融合增活力。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腾冲市实验学校举行“五四”离队入团仪式,引导学生传承五四精神。二是以春节等传统节日、各类纪念日为契机,因校制宜举办相关主题教育和艺术节、体育节、阅读节、科技节等活动,腾越一完小“五–一劳动技能大比拼”,腾越二完小“阅读嘉年华”,腾越四完小“香樟娃活动”,上绮罗完小“美食节”、清水乡四合完小采茶制茶等已成为学校独有的特色品牌活动,增强了中小学生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红色基因,清明节期间,城区和城郊中小学组织学生到国殇墓园扫墓、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缅怀先烈,立志报国。四是结合新时代好少年宣传教育,2021年9月至11月,组织教体系统师生参加为“新时代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画像工作,全市美术专业教师和中小学师生学习了解于敏、屠呦呦、钟南山等荣获“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并为他们画像,共收到师生作品953份。

六、完善保障机制,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执行省、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实施办法等文件的规定,对照要求,全面清理教育系统规范性文件;加强监管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强化合法性审查,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报备工作,力求规范性文件制定合理合法合规。二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明确范围和权限。2021年市教体局财政、审计等监督未发现存在重大问题,同时本年度未收到人民法院司法建议和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三是完善法律顾问机制。针对教体系统规模大、人员多、事务繁杂的特点,聘请了腾越事务所徐玉连作为市教体局法律顾问,协助处理我局涉法事务。

七、强化监督,接受社会各界评议

(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

2021年我局共办结41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其中人大建议16件,政协提案25件。全局上下高度重视,把办理建议提案的过程,作为督促我们开展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通过积极争取和及时协调,在提高问题的解决率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求实、务实、落实”,实现答复率和满意率100%,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畅通信访渠道,推动信访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加大系统信访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座谈、自学等形式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信访条例》,并通过墙报、公开信息栏等形式宣传《信访条例》,使教育体育系统干部职工了解、熟悉《信访条例》,掌握处理信访事项的工作方式、方法,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系统大局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是认真做好维稳信息情报工作。2021年,市教体局进一步加强对涉访情报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研判,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及时发现系统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牢固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确保了信息渠道灵敏、快捷、畅通。对中央巡视组交办的信访件,严格按照“四个一”落实,全部办结。对上级交办2名重点信访人员,建立“一对一”工作台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控,做到信息提前掌握,措施提前研究,工作提前介入,防止聚集、上访。在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十九届六中全会期间,按照市信访局维稳要求,坚持每天零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送信访维稳信息。

三是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明确包案领导、包案责任人、包案目标、包案时限以及包案责任等。

2021年,市教育体育局没有出现到保、赴昆、进京非访及越级上访事件,受理上访、信访案件共165件,其中来信、来访、来电18件,信访局交办29件,政府热线12345平台交办98件,处置网络舆情20件。已办结165件,办结率100%。

八、存在问题

(一)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订等工作流程需要更加专业的指导;工作人员学习和专业培训不够深入,对法治建设工作方式方法的掌握还不够全面。

(二)教育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持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保障教育和谐发展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全局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有待提升。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执法责任,突出执法实效。增强全局依法行政工作的系统性,完善各部门协力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机制,发挥股室的业务主体作用,在制度建设、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普法宣传等各方面加强责任落实。

(二)继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依法行政培训,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与工作水平,提高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公示监督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建立和实施教育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抓紧抓好。

(四)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探索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