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110-7-/2023-0112001 发布机构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公开目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发布日期 2023-01-12 16:45:5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关于2023年1月1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腾冲市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室外附属工程)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关于20231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查,我局拟对以下项目做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112日-2023118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75-5181623

   真:0875-5181623

通讯地址: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编: 67910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腾冲市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室外附属工程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腾越天成社区

云南顺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腾冲市腾越街道天成社区,总投资1097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47.3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6.81%),总占地面积77840m2,主要建设内容:一期提升改造门诊医技楼8000m2及设备购置,新建污水处理站等五项配套用房1100m2及设备购置,改建高压氧舱1200m2及设备购置,新建停车场及通道管控系统,配套建设院内室外电力设施、标识标牌、地下管网、化粪池等附属设施;二期建设挡土墙4550.84m2、广场铺装27889.3m2(含生态停车场4011.3m2)、绿化(含广场和洗手设施)23355m2、道路硬化6225.05m21号楼和2号楼拆除21929m2、地面直升机停机坪(空中救援用)556.9m2,建设院外10千伏高压双回路供电线路,配套建设大门及门卫室等。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及污水处理尾水对地表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扬尘及拆余扬尘、施工机械设备尾气、装修废气与营运期废气主要是污水污泥处理设施恶臭、直升飞机尾气和扬尘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声环境影响:施工期机械噪声与运营期机械设备噪声污染。

4)固废影响:施工期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与运营期医疗废物、废活性炭、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及化粪池污泥等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5)主要环境风险:根据风险识别以及分析评价,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为:危险废物泄漏事故风险致病微生物的传播事故风险单过硫酸氢钾泄漏事故风险,液氧泄漏事故风险,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地表水环境: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项目设置11个化粪池,总容积666m3,建设12000m3/d的污水处理站,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处理工艺。项目产生的污水通过化粪池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外排废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氨氮、总磷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2-2015)表1中的A级标准。加强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管理,污水未经处理达标严禁外排。

2)大气环境:认真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要求,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拆除工程湿法作业,定期洒水降尘;污水处理站设置废气处理系统,通过负压风机(风量为3000m3/h+喷淋塔+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15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废气收集效率不低于95%、除臭效率不低于88%,氨、硫化氢有组织外排废气须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项目垃圾、污水、化粪池产生的恶臭采取密闭收集、构筑物封闭、覆盖等处理,产生的无组织废气通过植被吸收、大气稀释扩散后排放须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中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3)声环境:落实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布置生产设备、采取减振措施、建筑物隔挡、绿化带阻隔等,确保厂界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4)固废:建立危废、固废管理计划和台账,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工作。建立危废、固废管理计划,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工作。项目建设189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立明显的标识、标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化学沉淀物等管理,分别委托有关资质单位妥善处置。规范建立一般固废、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以及医源性废水消毒处理等台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5)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落实应急设施、物资和经费。严格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事故应急措施,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防止非正常排放事故发生。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依法进行处理,确保事故废水不外排,并承担造成的损害责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在可防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