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110-7-/2020-1204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
公开目录 | 生态建设 | 发布日期 | 2020-07-01 08:40:29 |
文号 | 浏览量 |
各乡镇:
根据生态环境部、省、保山市和腾冲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成果,坚定把我市打造成为“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目标,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主线。实施“五美一最”建设工程,发展以健康食品、健康医药、健康运动、健康旅游“四个健康”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坚持按照“城市公园化、园区景区化、村寨(工厂)景点化、产品礼品化”的发展路径,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就做好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2020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工作的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目标
通过前期考察调研,在对2019年的1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考核授牌基础上,2020年计划新增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五合乡联盟社区帕连村、蒲川乡清河茶文化小镇和曲石镇红木村高黎贡山观鸟台4个示范点,全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创建累计达15个以上。各示范点要加大创新实践,加强绿水青山保护,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转化路径和模式。
二、创建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把创建工作,放到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大局中认识和把握,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找准突破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突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福祉等可量化指标成效。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并围绕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坚定把我市打造成为“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目标,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主线。实施“五美一最”建设工程,发展以健康食品、健康医药、健康运动、健康旅游“四个健康”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坚持按照“城市公园化、园区景区化、村寨(工厂)景点化、产品礼品化”的发展路径,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美丽腾冲建设,突出示范点的典型特色和实际效果,不搞互相攀比,力戒形式主义。
(三)提高标准,打造精品。要树立精品意识,在守护、转化、治理、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的道路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闯出一条具有腾冲特色的跨越发展路子,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三、创建任务
(一)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因地制宜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谋划培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的有效路径,着力打造生态和经济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方式。
(二)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和保障能力。围绕生态资产保值增值,强化绿水青山养护,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实施一批生态资源资产培育工程,加大生态资源资产储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藏富于绿水青山。
(三)创建生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围绕绿色惠民、全民共享,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有利生态文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生态治理机制,引导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相关制度,培育拓展生态金融、市场交易、政府与社会合作、政府公共性投入等实现生态价值的路径机制。
(四)打造绿色惠民、绿色共享品牌。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培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推进生态文化供给模式创新,彰显优美环境魅力。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四、创建方式和步骤
(一)调研申报。按照考察调研、综合评估、择优选点程序,坚持自愿申报与考察确定相结合原则确定示范点。
(二)开展创建。各乡镇、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细化创建方案,明确创建主题、目标、内容、措施及责任人,力求创建有特色、可推广、可借鉴。
(三)考核授牌。创建工作完成后,经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对达标的示范点予以授牌,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乡镇、各示范点,要高度重视,把示范点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示范点创建的谋划、申报和推进实施,形成一条可参观考察学习的具体路线。
(二)加大宣传。2020年年底前,每个示范点须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案例材料,要求内容真实、主题突出、数据详实、图文并茂,突出生态环保助推乡村振兴和“两山”转化的实际成效及体制机制创新,题目自拟。
(三)做好准备。各乡镇、各示范点要再接再厉,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底,持续开展好示范创建实践创新工作,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