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110-7/20250717-00002 发布机构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公示公告 发布日期 2025-07-17 15:14:0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一、工作情况

2023年,通过竞争立项,我市成功入围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第一批试点。市政府随即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市推进实施方案》,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依据规划,到2025年前需完成34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实现全域治理率超85%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提前完成34个行政村的治理工作,治理覆盖率达85.44%,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保障压力突出。受地域环境特性影响,我市生态敏感区域分布广泛,行政村数量众多,但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有限,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导致项目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当前资金来源仍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地方配套为辅,社会资本参与渠道不畅,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之污水收费制度缺失,后期运维资金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

(二)运维管理效能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体系尚未健全,已建成项目主要依赖乡镇(街道)、村属地管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团队支撑,日常管护仅停留在基础垃圾清理层面,设备故障排查、工艺优化等核心环节难以落实,严重制约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三)群众参与深度不足。竞争性立项时,群众以投工投劳方式参与建设是成功入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乡镇群众工作浮于表面,仅以会议传达,未能充分倾听群众诉求,动员群众参与其中,出现“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被动局面。

三、下步建议

(一)探索治理模式,强化资源利用。坚持“以用促治”理念,探索差异化治理路径:在南片缺水及非生态敏感区域,推广低成本、可持续的处理工艺,确保尾水达农灌标准后回用于农业生产;在山区半山区,因地制宜推广“小三格”“大三格”等简易实用设施,实现尾水就近消纳灌溉。同时,总结提炼兼具经济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的治理经验,打造示范样板。

(二)深化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动能。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通过党员示范带动、院坝议事协商、群众会议动员等方式,激发村组内生动力。集中能工巧匠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带建帮建小组,指导农户“小三格”、隔油池等设计建设,严格把好污水治理“第一道关口”,让群众成为建设村庄的“工程师”“设计师”“建设者”。

(三)健全长效机制,夯实管护基础。坚持建管并重,破除“重建设、轻运维”的顽疾,将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户内自主维护、户外协同管护”责任体系,市级强化督导帮扶,镇村组干部定期检查维护,管护责任人定期管护,形成市乡村组户五级联动监管网络。加强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常态化开展化粪池清淤、主管检查、污水清理等工作,确保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