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376-3-/2023-0627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3-06-27 09:21:51 |
文号 | 浏览量 |
腾冲市商务局关于
对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蔡新艳代表:
根据腾冲市政府批示,由我局牵头对您在我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猴桥口岸通关多功能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提案进行办理。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猴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我局对该提案非常重视,及时成立了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局长和相关股室人员通过走访调研,多方了解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猴桥口岸基本情况
腾冲猴桥口岸与缅甸克钦邦甘拜地口岸对应开放,2000年4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口岸,2003年1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宣布对外开放,2013年8月18日猴桥口岸新联检楼和货检中心正式转场运行。目前建成了猴桥口岸水果、粮食进口指定监管场地、公用型出口保税监管仓库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2022年全市口岸通道出入境人员131474人次,同比增74.4%;交通工具101138辆次,同比增54.7%;货运量229.98万吨,同比增5.4%;货运值70.36亿元,同比增0.87%。2023年1—4月口岸通道出入境人员11.26万人次,同比增291.1%;交通工具8.03万辆次,同比增302.2%;货运量159.04万吨,同比增175.0%。猴桥口岸主要进口香蕉、西瓜、蔬菜等农产品;出口日用百货、果蔬、工程机械、建材、化肥等。
二、口岸通关情况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口岸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能,建立了腾冲口岸联席会议制度、中缅口岸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定期会谈会晤、研究解决问题,提升双方口岸通关便利化。
(二)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协商海关、边检适当延长通关时间,实行“5+2”,12小时工作制度,积极推行“提前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增派一线关员,根据货物进出口时间和企业需求动态调整海关工作时间,加班验放,减少货物在口岸等待时间,做到货物即到即放,快速提离,缩短企业时间成本。2022年,进口整体通关时间1.45小时,同比压缩62.72%(昆明海关7.03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01小时,同比持平(昆明海关0.19小时),通关时间均位于昆明关区前列。
(三)适时开通“绿色通道”、联检楼4车道,实现快速通关。一是与腾冲海关对接,优化便利化查验方式,持续加强对进口香蕉企业的政策指导,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绿色通道”启动进口农产品“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优先在口岸验放鲜活易腐农产品,采取“即到、即放”口岸快速通关模式;二是根据每日拟入境的跨境运输车辆通关数量,做出预判,协调海关、边检根据实际拟入境车辆情况,适时开通联检楼小车通道出入境方向,全天候开放联检楼小车通道,实现4车道均可放行货运车辆通关。
(四)持续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关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共争取各类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93.4万元(口岸专项资金566万元,边境小额贸易资金527.4万元),持续改善提升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次汇报对接,猴桥口岸已纳入全省第一批“3+2”智慧口岸建设试点范围(“3+2”即:瑞丽口岸、河口口岸、磨憨口岸+猴桥口岸和清水河口岸),目前,已启动智慧口岸一期项目8个,已下达到腾冲智慧口岸基础设施部分配套资金3000万元;智慧口岸信息化部分(腾冲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已进行可研编制,5月完成立项工作。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缅方甘拜地口岸基础设施薄弱,开放水平不高。中缅双方口岸开放不对等。虽然猴桥口岸和甘拜地口岸分别为中缅双方的国家级口岸,但因甘拜地口岸因基础设施薄弱和功能配置不足,造成在口岸通关管理中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缅方不能按国家一类口岸的功能开展口岸监管和通关服务。例如:《中缅边境管理与合作的协定》规定猴桥-甘拜地口岸只允许双方公民及双边货物持边境通行证通行,不允许持有效护照及签证通行。
(二)国际大通道通而不畅。国际大通道腾密公路段虽于2007年建成通车,但经过十多年超负荷运行,路面老化严重,境外段公路质量不高,道路通而不畅,且原来的双车道设计,已远远跟不上当前外经贸的发展需求;密班路(缅甸密支那—缅印边境班哨)虽已启动建设,但全程建设投资大,推进缓慢,孟中印缅国际大通道虽然已具雏形,但还未完全实现互联互通,经贸合作还仅限于腾密路辐射的缅北地区,导致保山乃至云南与印度以及南亚市场的衔接实质上尚未连通。
(三)口岸功能还不够完善。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地方财政困难影响,口岸功能区配套建设不足,联检楼周边无大型货场和停车缓冲区,猴桥口岸联检楼专用货运通道、黑泥塘边民互市场尚未建成,在联检楼车辆仅能沿路停靠等候通关。口岸承载能力不足与口岸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通关能力难以满足边境贸易发展对通关效率的要求。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甘拜地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
甘拜地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解决甘拜地口岸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2017年,由恒益集团下属子公司与缅甸甘拜地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恒益公司代建甘拜地口岸联检功能服务区一事的正式合作协议(MOA)已与原民盟政府进行洽谈协商达成一致,后因疫情和军队接管政权暂时停滞。下一步将继续跟进与克钦邦政府MOA谈判事宜,推进口岸联检区代建和项目建设准备工作。
甘拜地口岸功能配套方面:随着我市“一线两园”开放平台建设推进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仅限中缅双边公民和货物持边境通行证通行,已不符合当前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将继续请求上级相关部门帮助协调国家层面推动腾冲猴桥口岸和甘拜地口岸对等开放,允许双方、第三国人员和货物持护照通行,以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的需要。
(二)请求帮助争取对缅援助项目支持腾冲至密支那公路境外段维修
腾冲至密支那公路境外段维修养护约需1.5亿元,境外段全程维修约需资金3亿元,继续向上级争取对缅援助项目,维修养护腾冲至密支那公路境外段,提升双边互联互通水平。
(三)加快智慧口岸建设
加快推进猴桥智慧口岸建设,争取2023年猴桥智慧口岸信息化部分取得显著成效,把猴桥口岸打造成全省试点样板标杆。腾冲猴桥智慧口岸信息化部分(腾冲智慧口岸化通关项目)概算投资9500万元,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5月已完成立项,因项目投资较大,但腾冲财政困难,无力配套投入,需请求省级给予项目资金补助支持。
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您今后一如继往支持我们的工作。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