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376-3/20250716-00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5-07-16 17:16:1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关于对腾冲市人大第三届四次会议第24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文恩德5位代表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腾冲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24建议),已交由我局主办,经我局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一、现状

滇滩是一个汉、傈僳、回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戍边文化、商贸文化、旅游文化、抗战文化、古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等丰富多彩的边地文化,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滇滩的文化旅游工作有了很大起色,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愈来愈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较高的追求。但由于近几年经济下行,文化活动经费拨付不足,导致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办理情况

(一)加大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一是加大传统文化资源调查力度。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稳妥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选派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寨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非遗田野调查,进一步完善了傈僳族歌舞、农民画等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文字记录、音视频采集、实物收集、档案整理等工作。二是加大推荐申报力度。在深入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纳入推荐申报对象逐级申报。20056月,水城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傈僳族跳嘎、傈僳族三弦舞、傈僳族服饰工艺、傈僳族三杯酒饮食习俗、腾冲傈僳族刀杆艺术之乡、傈僳族婚俗被公布为腾冲第一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年9月,被公布为保山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98月,水城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207月傈僳族婚俗被公布为保山市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56月,余全发被公布为腾冲农民画第一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年9月,被公布为保山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32月,麻占生、余应学被公布为腾冲傈僳族刀杆艺术之乡第二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82月,麻占生被公布为保山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6月,余应学被公布为保山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512月,李加国被公布为腾冲皮影戏第三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82月,被公布为保山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32月,余有江被公布为傈僳族跳嘎第二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6月,被公布为保山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202111月,腾冲傈僳族水酒酿制技艺、射弩、王骥尚书的传说被公布为腾冲第四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132月,麻占亮、熊显翠、廖有凡被公布为腾冲第四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1512月,张宝庆、钏加训被公布为腾冲第三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252月,李朝珠、余水迎、余水荣、蔡熊周被公布为腾冲第四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均享受不同级别的传习补助。

(二)促进文旅融合。一是搭建展示平台。依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搭建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闹元宵”“端阳花市”“刀杆节等群众文艺大舞台,将傈僳族歌舞、刀杆节传统技艺及其他傈僳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技艺搬到舞台上进行了展演展示。二是加大宣传推广。一方面,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每年都定期不定期推出与傈僳族文化有关的宣传视频;另一方面,借助文旅推介之机,将傈僳族歌舞、服饰、农民画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带到全国各地进行宣传展示。三是推动创新发展。鼓励傈僳族民间各级别各类别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时俱进,按照非遗保护+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加大创新业态产品和文创产品研发,走市场化道路,让非遗保护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三)鼓励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当前,文化活动开展的经费主要有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资金。《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文规定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场馆建设、设备购置等)。加之受经济下行影响,本级财政也未能将文化活动场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致使目前许多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老化,无法进行更新。但我局依然克服重重压力,想尽一切办法推动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是加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技艺传习指导。安排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到传承人家中了解技艺传承情况,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更新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大胆传艺授徒,壮大传承群体。如:刀杆节期间,选派专业辅导教师到滇滩对傈僳族文艺队进行辅导,鼓励傈僳族同胞坚定文化自信,着傈僳服饰、唱傈僳族歌曲、跳傈僳族舞蹈,增进文化认同。二是发挥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功能和作用,努力将每年的刀杆节办出特色,办成品牌。日常工作中,借助田野调查、节目调演、宣传推介之机,不定期对傈僳服饰、傈僳歌曲、傈僳舞蹈等项目传承人进行技艺辅导,提升其传承实践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技艺作坊坚持守正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增强项目保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项目自身造血功能,积极走生产性保护之路。

三、下步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2022728日第十三届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已将国门文化建设写入条例之中,下步我局将加大对滇滩国门文化友谊广场项目的包装和申报力度,积极向省文旅厅、保山市文旅局争取项目资金二是多渠道拓宽经费来源。滇滩镇自古为西南丝绸之路要塞,拥有滇滩关、古隘口、界碑群等历史遗迹,以及清明时期的巡检司、戍边文化等资源。可结合现代边境幸福村建设,申报历史文化保护和傈僳族文化保护项目资金三是加强与属地乡镇联动,找准乡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点,将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自然环境优美的村落打造成高A级旅游景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感谢你们对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你们今后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