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376-3/20250714-00026 发布机构 腾冲市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5-07-14 09:25:1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关于对政协腾冲市第三届四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

黄志虎2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南部乡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建议》(第119号)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答复如下:

一、基本现状

腾冲南部蒲川乡、团田乡、新华乡3个乡镇的医疗机构均为一级甲等医院,分别为蒲川乡中心卫生院、团田乡卫生院、新华乡卫生院,承担着辖区内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重要职能。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优化资源布方面

我市将南部3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纳入重点工作规划,以蒲川乡中心卫生院为核心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同步推进3家卫生院协同发展,全力构建“强基层、广覆盖”的诊疗服务网络。

在蒲川乡中心卫生院建设方面,我市在资金拨付、设备调配、人员选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累计投入260余万元进行改造升级。完成了门诊楼、住院楼等功能区的翻新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就诊流程;争取慢病诊疗专科和中医康复项目,重点打造了慢性病管理中心和心脑血管救治站,配齐专业医护团队与先进硬件设施,切实打通慢性病患者就医“最后一公里”。中医馆升级后面积达150㎡,配置14台理疗康复设备,开设多间治疗室,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新华、团田2乡镇卫生院则聚焦“一院一特色”发展路径。新华卫生院重点打造“中医康复理疗中心”,积极引入市级中医专家带教,大力推广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成功创建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和标准化慢性病诊疗专科;团田卫生院强化“公共卫生+全科医疗”融合发展,新增2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顺利完成基层中医康复能力提升项目。如今,两家卫生院常见疾病诊疗规范率较去年稳步提升,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的目标。

(二)关于政策支撑要素方面

为突破“人才、技术”发展瓶颈,我市采用“送出去+请进”的“双向赋能”模式,激活人才队伍活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送出去”进修方面,依托沪滇合作以及与省市级医院的对接资源,2024年蒲川乡中心卫生院选派4人、团田乡卫生院选派13人、新华乡卫生院选派5人外出进修,重点攻克急诊急救、专科诊疗等方面的短板。

“请进来”带教方面,针对高难度手术、急救、医疗质量管理、感控等领域,每季度邀请上级专家开展“带教手术+现场培训”活动,成功开展了神经丛注射、植皮术、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无张力疝修补等8项新技术,填补了基层医疗技术的多项空白。

同时,建立市级医院“骨干驻点帮扶”制度,选派市级医院心血管、全科等领域专家,驻南部乡镇开展带教、坐诊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关于重点帮扶提升方面

在市人民医院医共体的结对帮扶下,蒲川乡中心卫生院实现了诊疗能力与管理水平的“双跃升”。市级医院专家定期下沉坐诊、带教,并开展专题培训,指导村卫生室规范诊疗流程,有力提升了乡村两级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水平。

在西医技术方面,成功开展植皮术、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等8项新技术,手术范围从“常规小手术”拓展到复杂创伤救治;在中医特色发展方面,中医科从“单纯饮片治疗”升级为可开展普通针刺、电针、磁热疗法、穴位贴敷治疗、放血疗法、小儿推拿等822种中医适宜技术。带动12个村卫生所均能开展5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清河村、向阳村建成中医馆/阁,并成功落地“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郭进正专家工作站”,实现了“中医药服务沉下去、专家资源带上来”的良好局面。

三、下步工作

下一步,腾冲市卫生健康局将深化“南部医疗协同发展圈”建设,推动团田、新华卫生院复制蒲川“专科建设+医共体帮扶” 的成功经验,加快心脑血管救治站、中医康复能力项目落地见效。依托专家工作站开展“人才本土化培养”,通过师带徒、联合科研等方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建立“南部3乡镇医疗质量互查、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健康保障。

再次感谢你们对腾冲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支持,也恳请你们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202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