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97-2/20250205-00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清水镇
公开目录 乡镇文件 发布日期 2025-02-05 14:53:1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清水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水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的通知

各村、驻清及镇直各单位:

  现将《清水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5年2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清水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

为做好清水镇2025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保山市人为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和《腾冲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编制本防治方案。

一、我镇2025年地质灾害因素预测

1. 降雨因素。根据腾冲市气象局气候预测,预计2025年全市降水总量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冬春(1—4月)降水接近常年同期,5月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大部乡镇雨季开始期接近常年,主汛期(6—8月)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秋季(9—11月)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各季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综合研判,2025年我市属于温度条件较好、降水稍偏欠的气候年景。

2. 地质环境因素。清水镇地处山区、半山区,属大盈江流域区块,地质环境构造复杂,为火山风化土、花岗岩风化壳、第三系泥砂及第四系河流阶地,结构松散,侵蚀强烈,大于25º的边坡较多,地表风化严重,小冲沟众多,地下水径流及水热蚀变强烈,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重点危害区域

灾害易发区主要分布于热海河谷一带。

1. 热海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热海处于澡塘河峡谷地带,地形陡峭,存在多处滑坡、崩塌隐患。黄瓜箐虽经二期工程治理,但隐患仍未完全消除,若遇特大暴雨,易形成泥石流对景区造成威胁。硫磺场凹、美女池公路边坡高陡,蚀变强烈,面蚀严重,处于发展期,雨季有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受雨水冲刷,景区公路两旁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塌方可能。

2. 热海公司科考区不稳定。

3. 罗所冲下寨坡隐患点虽经过治理,但在暴雨天气、地震或沟渠等地下水渗漏时,有滑坡隐患。

4. 文兴村高边坡前缘冲蚀,并产生局部坍塌,蔡家寨老寨子后缘开裂,前沿下错,谷家寨后缘开裂,黄家地长期雨水冲蚀并产生局部坍塌,雨季期间均有滑坡危险。

5. 芭蕉关大洼子坡高地陡,已有开裂现象,并有局部坍塌,雨水冲蚀及地震等因素易形成滑坡。

6. 老羊河石场地形陡峭,无序乱采和过度开采,加之以自我管理为主,虽然实施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但工程实施周期短,还不稳定,隐患依然较大。

7. 驼峰路开挖面形成的高边陡坡,雨水侵蚀有发生塌方的可能。

8. 机场改扩建项目区山高坡陡,取土区沙土堆积较高,雨水侵蚀有发生滑坡可能。

三、2025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清水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月15日至10月15日。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腾冲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制度》,严格履行责任目标,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企业、个人、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体系。各分管领导、站所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具体防治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始终遵循“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方针,以热海景区为重点,围绕各村民委员会人口集中居住区和山区居住地、公路沿线,进一步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巡查和监测预警工作。

2.认真排查和确认灾害隐患。各村、镇自然资源管理所、安监站、水利电力部门及热海景区等要对大于25º的危险性边坡及有松散物且汇水面积较大的沟谷(靠近人口居住区、重要设施的地方)做排查,在对辖区和职责管理范围内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完全掌握监控的情况下,确定有无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并在汛期加强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镇政府报告。

3.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1)各村、镇自然资源管理所、热海景区管理部门、在建工程项目指挥部,要对已确认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监测责任人。对各隐患点选定的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和分工,并填发防灾工作明白卡。(2)根据清水镇辖区或存在隐患区域的具体情况,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保证采取“三条措施”。

“四项制度”是指:一是层层负责制度。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由镇政府、自然资源管理所和各村层层负责,每个隐患点所落实的预防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及监测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责任。二是汛期值班制度。在汛期各级监测人员要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上、下联系人,保证通讯畅通,做好每天的信息沟通、反馈。三是险情巡查制度。监测负责人汛期要轮流值班,24小时进行险情巡查,主要观测异常降雨、地面开裂、土体蠕动、树干倾斜、山洪暴涨、异常惊响等灾害前兆和诱发因素,并做好相关记录,一旦发现临灾前兆立即报警,转移群众至安全地带。四是灾情速报制度。包括灾前的紧急情况报告和发灾后的情况速报两方面。发现临灾前兆或异常,要在第一时间报警,迅速转移群众,并尽快向上级和自然资源管理所报告。一旦灾害发生,尽快逐级上报,对灾情(包括灾情规模、诱发因素、伤亡数字、财产损失等)要尽量准确。镇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向市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根据灾情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三条措施”是指:一是简易观测措施。灾害隐患点要建立简易观测设施,进行定量观测记录。地裂缝两侧钉桩做裂距和落距变化观测;泥石流沟做降雨、沟水水位、泥位和流速观测。按要求做好记录,妥善保存记录资料,以便检查和分析研究,判断危险程度。二是汛期灾情报警措施。灾害前兆或紧急情况出现后,监测负责人要立即上报,并发出警报。群测防点要配备锣、鼓、号角等警报器材,确定警报信号,让群众熟悉了解信号并能及时做出反应。三是紧急避让措施。对每个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隐患点,都要制定出迅速有效的避让措施和撤离路线、场所,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安全撤离。要填写发放避灾明白卡给每户受威胁的群众,使之明白了解听到报警信号后的撤离路线、避灾场所。

4. 加强对黄瓜箐的监测,根据专家研判、降雨量等时机情况,实施道路封锁等相关严管严控措施。

5. 加大对机场改扩建项目区及其他在建工程施工区域的巡查检查。

(三)镇政府安排相应配套资金,对每个灾害隐患点建立观测措施、配备报警器材,补贴监测人员,确保监测预警工作落到实处。

(四)密切关注市自然资源局和市气象局发布的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加强对重点危险隐患点监测工作的检查、督导。

(五)重点防范期内,各监测预报员要将地质灾害信息向镇自然资源管理所汇报,镇自然资源管理所按要求填表做记录,资料归档妥善保管。

(六)加强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执法力度。

五、成立清水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成昌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邵纯伟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江 超 党委副书记(专抓政法工作)、武装部长

组 员: 谢大虎 党委副书记

     刘兴洪 党委副书记(挂职)

     任定世 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长

     赵志成 纪委书记

     赵家清 党委委员、副镇长

     邵 今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董履香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尚忠良 副镇长

     黄晓敏 副镇长

     王全仁 副镇长、派出所所长

     濮青山 党政办主任

     奎丽雪 自然资源所负责人

     尹东菊 农科站站长

     李成斌 林业站站长

     张志华 安监站站长

     熊晓艳 项目办主任

     罗仁钦 综治办主任

     蔺汝洋 水务站站长

     王友志 村规中心主任、交管站负责人

     彭怀明 中心校校长

     刘汉升 卫生院院长

     罗 怡 民政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自然资源所,由邵纯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奎丽雪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六、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监测、预防责任人

(一)热海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预防责任人由景区法人担任,监测责任人和负责人由景区指派。镇政府督促、检查该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对全镇在建工程,特别是机场跑道改扩建区域的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