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41-1-/2022-0107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22-01-07 09:25:35 |
文号 | 浏览量 |
一年来,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在腾冲市委、市政府和保山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取得的成绩和亮点
(一)精准发力,卫生健康事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截止今年9月,我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79个。开放病床数、职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859张、1916人、2073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职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6.01张、2.98人、3.23人(按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642481人测算)。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日益提升。1至3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67万元,完成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传染病医院建设、人民医院改扩建、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和第二人民医院重建项目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项目装修工作有序推进。医院提质晋级持续加强。固东、中和2个乡镇卫生院达国家推荐条款,界头镇中心卫生院通过国家推荐条款省级验收。市人民医院完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5个中心建设,市中医医院完成胸痛中心建设。成立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属保山市内首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两家牵头医院定期抽派人员到乡镇医院开展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和检查指导。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专科联盟、基层工作站。5月市医管办对2个公立医院的2020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进行了绩效考核,均为优秀。药品采购“两票制”和基药优先制度全面落实,国家集中谈判降价药品采购力度持续加大,两家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为25.5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31.11%,三四级手术占比为28.15%。今年1—10月基层医疗量占全市诊疗量的72.85%,1—7月市域内就诊率达99.52%(因国家权限问题,医保只能提供截止7月的数据)。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力度更强,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等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社会办医政策。
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加强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和特色专科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马站兴云华卫生所建设中医馆。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正华传承工作室、云南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张用明、董诗贤传承工作室,名中医到乡镇卫生院建设二级工作站7个,到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指导和坐诊带教。共派出50名乡村医生到上海参加德技双馨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继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
公共卫生服务日益优化。全力提高疾病防控和应急联动能力,年内全市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无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免疫规划报告各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年内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病例死亡1例,未发生疫情蔓延。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巩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99.34%、98.9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6.53%。以固东镇和平社区、腾越街道文星社区、新华乡邦户村为试点的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第四轮防艾人民战争“三个90%”防治目标任务全面完成。10月21日至24日以812.6分顺利通过国家复审,等待国家再次命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积极推进,11月25日至27日省级评估组对我市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评审,群众健康素养明显提高。截至今年10月,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32‰和5.62‰。人均期望寿命年底预计达到77.56岁。
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脱贫户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继续享受医保报销倾斜政策。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报全面落实,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报销比例达90 %以上。36种大病救治全面落实,上半年救治297人,救治率100%。已脱贫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将脱贫不稳定户604户1440人,边缘易致贫户930户3147人,列为监测预警对象,开展因病致贫返贫预警监测和帮扶工作。
人口家庭发展扎实有效。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 2021年全市共计发放各类奖励扶助资金765.7万元。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投保25817人,投保金额283.8889万元。优化生育登记服务,全面三孩政策落地见效,截止10月31日,共办理三孩生育登记服务证68份,三孩生育97人。全市48所托育机构有序复托。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实现15家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100%签约合作,打造完成腾越街道天成社区、山源社区2个医养结合示范点。助推智慧助老建设,全面落实老年人就医便利工作,1—10月共办理《老年优待证》1751份,新增百岁老人22人。目前有百岁老人38人。
(二)全力以赴,疫情防控成效明显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卫健局班子成员全部“嵌入”市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充分发挥“指挥员”作用;各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智囊团”,紧盯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查摆风险漏洞,适时向指挥部从专业角度提建议,充分发挥“参谋部”作用;整个系统“一盘棋”,全体医务人员全面参与,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组建相关专业人员为骨干的精良队伍,快速响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工作,充分发挥“先锋队”、“狙击手”作用。
坚决筑牢疫情防线,全面提升防控能力。将全市除保障医院基本业务开展和已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外的606名医务人员整合起来,抓实应急队伍培训。组建核酸检测采样队伍670支2076人,流调队伍100人、检测队伍88人。全市日核酸检测能力单人单份2.5万份,储备核酸检测试剂20万份。科学有效开展13类重点人群、18种重点场所(环境)常态化核酸检测,明确核酸检测主动监测的类别、频次、分类和责任划分,抓实常态化核酸检测。紧急采购救护车、彩超、移动DR、全自动核酸提取检测分析系统、CT、呼吸机、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856台(套、件、辆),抓实物资保障。采取宣传发动主动打、十户联防排查打等“十打”措施做好疫苗接种。
坚决恪守为民情怀,全力以赴救治患者。顶住专业医务人员、危重病例抢救设备严重不足的压力,倾尽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守住疫情防控的核心与底线。高效清空定点救治医院。坚持“四集中”原则,4小时腾空市中医院为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原住病患311人),抽调223名医务人员全力开展救治工作。建立三方联席会议机制,市医疗救治组、保山市卫健委、云南省级专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根据疫情发展完善救治方案,并做好医疗救治应急方案。建立定期会诊机制,认真研判患者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全面提高治愈率。建立院感研判机制,完善院感防控方案,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抓好闭环管理,严格做好医院消毒、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对承担救治、防控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实行最严密的防护,严防医务人员感染和污染扩散。
(三)凝心聚力,干部队伍不断加强
党的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持续加强。研究制定出台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抓实“三四”工作法,实施“三好一满意”活动,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疾控中心党支部荣获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3个党组织获腾冲市百点示范优秀基层党建示范点表彰。持续正风肃纪,深化“以案促改”,加强警示教育。全面强化行风整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和干净清朗的行业作风。
干部配置不断强化。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腾冲市股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动态地建立多层次后备干部人才库,为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储备优秀人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推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两家公立医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班子配备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