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52-6-18_A/2018-0814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民宗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8-08-06 09:22:0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多举措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

  腾冲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148.075公里。全市有18个乡镇,221个村社区。有24种少数民族,其中傈僳族、傣族、回族、白族、佤族、阿昌族为世居少数民族,傈僳族为跨境民族,阿昌族为人口较少民族。有荷花、猴桥两个民族乡镇,14个民族村,148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少数民族散杂居在15个乡镇、94个村社区范围内,居住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2017年末,全市人口682720人,少数民族57846人,占总人口的8.47%近年来,腾冲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的政策要求和安排部署。贯彻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民族乡工作条例》,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多项举措加强 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一、建立少数民族人才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把少数民族人才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负总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少数民族人才工作新格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少数民族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干部结构,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乡镇,专门配备了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注重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培养,多次组织全市少数民族村支书、主任到较发达的民族地区学习考察;每年都招录大学毕业的少数民族公务员,初步建立起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 

  三、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全市现有民族中小学24所,少数民族学生12830人。年来借助国家政策和建设项目不断加少数民族教育投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在腾冲市猴桥、滇滩、荷花、新华、五合等乡镇学校实施全面改薄、长效机制、学前教育、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投资约9474万元,新建校舍65824平方米;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每年招聘3—5名少数民族教师分配到民族地区任教,实施双语教学。引进中国教育行动计划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先后安排35名支教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教师到外省、市跟班培训。三是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升学照顾倾斜。2014年制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录取照顾办法,对完成义务教育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升入本市九所完中实行照顾加分。四是严格落实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补助。共发放八种特少民族学生补助102.79万元,惠及学生4111人次。五是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共建。20185云南民族大学与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举行一中心两基地共建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基地(腾冲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腾冲培训基地签约仪式一中心两基地的成立为促进全市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大对民族地区人才的培训。每年召开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对各乡镇、单位民族宗教工作相关单位分管领导、民族工作干部、民族学校、民族学会、民贸民品企业等人才及民族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了民族宗教知识培训。在全市民族积极开展民双语教育、爱国主义、医疗卫生、科技、社会管理、文化体育健身、农技科普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才民族政策、教育医疗、科普、文化知识进行了大力普及和宣传。积极实施双语科普试点工作。2014年实施猴桥镇双语科普试点工作以来,共编印双语科普培训教材3840册,建立双语科普示范基地3个,开展双语科普培训121060人次。

  五、加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挖掘保护以文化凝聚民心,促使少数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实施民族文化双百工程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等项目,大力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艺人。26名少数民族被评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全市共有少数民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50

  六、为少数民族人才干部成长提供优质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城市民族工作消除民族歧视,化解民族矛盾纠纷,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使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为少数民族人才干部成长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大环境。201611月召开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20模范集体和60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