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31-5-/2021-1103086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自然资源局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21-11-03 16:09:01 |
文号 | 浏览量 |
一、2017—2021年工作总结
(一)2017—2021年工作成效
1、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017年以来,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按《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本市资金分配使用方案投入到预定事项和具体项目上,效益明显:2017年至今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起,146人成功避灾,其中:2017年成功预报3起,成功避灾96人;2018年成功预报1起,成功避灾9人;2019年成功预报1起,成功避灾24人;2020年成功预报1起,成功避灾17人。
2、灾前预防和搬迁避让。2017年以来,投入6505.34万元,立项实施46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程完工后有效保护1147户5941人和25977万元生命财产安全;使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安排集中(零散)搬迁避让项目74个,计划搬迁农户2054户8938人,安排补助资金4392万元(其中,中央3145万元、省切块1010万元、腾冲市配套237万元),后因选址困难等原因取消搬迁19户,退回资金39万元,待所有项目实施完毕,可有效保护2035户8851人生命安全。
3、地质灾害发生数量。2017年以来,通过积极立项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与搬迁避让,同时在汛期及后汛期加大投入,开展应急处置及应急避险场所等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不短夯实完善,在气候情况正常的年景,全市地质灾害发生率不断下降,但个别年份因极端天气事件和单点性暴雨较多,无法完全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17起,其中,2017年39起,2018年15起,2019年15起,2020年36起。2021年12起。
4、地质灾害造成损失降低。2017年以来,腾冲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不断成熟,境内没有群死群伤事件发生;每年汛期,各级政府、各责任主体及广大群众都非常重视地质灾害,但是有灾害发生就有灾害损失,5年间因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14.8万元,其中:2017年684万元,2018年81万元,2019年1044.2万元,2020年563.2万元,2021年142.4万元。
5、群众防灾意识和能力提升。2017年以来,经过不断向广大群众填发防灾工作明白卡及避险明白卡,组织开展宣传培训与应急演练,在隐患点设置或更新标识牌等手段,基层监测员业务水平和群众辨识、应对地质灾害能力逐步提升,群众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二)2017—2021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难度较大。一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腾冲境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多,全市18个乡镇均有分布。目前纳入群测群防管理的437个隐患点中自然村寨有360个,其余77个为矿山、水电设施、学校、旅游景区及公路,已明确责任主体。二是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地质灾害发生地区基本处于边远山区的乡镇、村,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巡查检查和防治成本高,正常工作开展难度大,这些隐患点若防范不力,局部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三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心存侥幸,存在松劲麻痹思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警惕性不高,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识及危害性认识不足。
2、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一是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筹措渠道少。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来源都是以各级财政为主,筹措渠道少、难度大。二是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严重,各级政府财政资金面临巨大压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持续投入力度不足,部分该处置隐患点未能及时处置,部分该搬迁农户未能及时搬迁,部分该治理地段未能及时治理。根据批复项目情况,全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预算资金尚有3000余万元未到位。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依然薄弱。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建设落实还不到位,制度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作用发挥不够,群众的防灾意识不强,识灾辨灾避灾能力不足。二是基层防治力量不足。基层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不足,专业队伍不精,监测员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监测员布点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进一步加强。乡镇自然资源所人手短缺,管理力量不足,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薄弱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2021年工作情况
1、2021年度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1)全面做好《腾冲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并经专家评审通过,预计11月上旬完成报批。
(2)配合做好腾冲市地质灾害1:1万精细化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遥感调查,正在进行地面调查工作。
(3)切实做好腾冲市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常规工作。一是完成地质灾害隐“三查”中的“汛期排查”及“汛中巡查”。二是与腾冲市气象局合作完成2021年度气象预警预报。三是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按照相关要求,不断开展应急演练;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宣传培训,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市累计完成宣传培训37次、参训人员2973人,组织应急演练22次、参加人员1864人次。四是积极谋划安排好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和本市配套资金的分配使用,结合当前“乡村振兴”主题,陆续安排实施一批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和应急处置,逐步消除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截至2021年10月31日,累计安排61万元完成9个应急处置事项,安排140万元实施7个应急避险场所建设。五是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根据排查情况,全市共有35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了610名监测负责人、169名监测责任人、18名预防责任人,累计投入监测补助资金170.8万元。六是完成芒棒镇上营社区万家寨新寨滑坡治理工程、固东镇小甸至罗香滑坡及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及新华乡龙井山村委会陡箐河泥石流治理工程的最终验收;完成清水乡黄瓜箐滑坡泥石流二期治理工程及芒棒镇大坡村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招投标,目前正在施工,预计年内完工并积极申请组织初步验收;完成2018年第一、二批切块资金安排的14个小型(应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最终验收;完成2019年第一批切块资金安排的腾越镇凤山社区尹家湾不稳定斜坡等7个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及初步验收;完成2020年度第一批省级切块补助资金安排的5个中小型治理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系统”、“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信息录入工作。
2、2021年工作成效。2021年,经过不断向广大群众填发防灾工作明白卡及避险明白卡,组织开展宣传培训与应急演练,在隐患点设置或更新标识牌等手段,基层监测员业务水平和群众辨识、应对地质灾害能力逐步提升,群众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市共发生12起地质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42.4万元,无人员伤亡,是历史防治效果最好的一年。
二、2022—2026年工作计划
(一)2022—2026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各级领导对地质灾害的指示批示、各级各部门关于地质灾害的规章制度以及《腾冲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执行,促进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
2、计划完成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定量指标。一是计划投资1978.1万元对10个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投资779万元对3个已做过工程治理的隐患点进行延续配套治理;二是计划投资252万元在5个乡镇(街道)实施集中(零散)搬迁,计划搬迁84户378人;三是计划投资60万元,对腾冲辖区进行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重要集镇的精细化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四是计划投资2470万元对195个隐患点(剔除已治理、拟治理、已监测及危险性小的隐患点)开展普适型或专业监测预警建设,建成新型高效“技防+人防”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2)定性指标。一是持续做好年度地质灾害“三查”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三是继续与腾冲市气象局合作完成年度气象预警预报;四是继续做好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及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识灾辨灾避灾意识;五是在驻地专业队伍的指导协助下,加强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分布和灾情信息的图、数一体化管理与灾害实时速报,并加强系统信息录入工作。
3、主要工作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一是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严密防范,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强化督促检查。督促各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汛期值守、强降雨期巡查、预警信息发布传达、主动预防避让、灾情速报等制度和规定,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应对,防患于未然。
(2)筹足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地质灾害防治。二是及时协调下拨中央和省切块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加快各乡镇已批复立项的大型以上治理项目进度。三是针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督促责任单位治理到位。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引进先进的普适型监测仪器设备,建成新型高效“技防+人防”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员系统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远程控制系统,实现监测工作自动化,增强监测工作科技含量。二是积极引进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配备精干的基层管理人员,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建立各级政府、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及各类技术支撑单位的长期合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强化部门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四是市、乡、村要不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在广大群众中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群众形成全民防灾避灾良好氛围。
(二)2022年工作计划
1、计划目标。一是继续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坚持不懈抓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对监测记录的抽查和动态资料跟踪管理。二是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度,督促清水乡黄瓜箐滑坡泥石流二期治理工程和芒棒镇大坡村不稳定斜坡、滑坡治理工程早日完工并积极申请组织初验;督促芒棒镇上营村康家寨滑坡治理工程加快竣工资料编制及审计工作进度,争取早日终验;积极协调省厅尽快安排新华乡龙塘滑坡治理工程终验;督促2019年度第一批切块资金安排的其中2个小型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并适时安排初验;积极协调并安排2019年度第二批切块资金安排的6个以及2020年第一批切块资金安排的5个小型项目招投标进度并适时安排进场施工;加强小型(含应急)治理工程和因灾搬迁项目督促检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三是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常规工作。
2、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工作重点。一是在部分隐患点开展普适型或专业监测预警建设,建成新型高效“技防+人防”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二是加快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度。
(2)主要措施。一是及时协调下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加快治理项目进度。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员系统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远程控制系统,实现监测工作自动化,增强监测工作科技含量。三是加强驻县联乡队伍建设,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地质勘查管理股
2021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