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9517849-3-30/2017-0424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投资促进局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17-04-24 08:50:04 |
文号 | 浏览量 |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腾冲市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大发展理念”、“六大战略”、“六大工程”、“六大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全力改善投资环境,努力营造招商氛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措施
1.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一是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强化招商引资合力凝集。认真贯彻落实《腾冲县全面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及《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文件,及时充实调整了以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和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招商引资合力。二是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投资项目全程服务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政风行风公开评议制、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制等招商引资“五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在谈较成熟项目,明确责任领导及责任部门,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跟踪对接、沟通洽谈,全力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助开展前期工作,创造条件推动项目尽早落地。
2.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一是宣传材料紧扣实际。先后多次对腾冲招商引资宣传册、项目手册、招商宣传片等资料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宣传资料做到与时俱进,紧扣发展形势、国家产业政策与省市实际。二是项目储备工作先行。立足腾冲实际,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和投资热点方向,以生产性、经营性项目为主,结合腾冲县域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立足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加大包装、策划力度。截至目前,共储备项目168个,其中一般性项目72个、成熟项目96个,成熟的96个项目达到项目建议书水平。三是实施项目分类管理。将招商项目分成谋划项目、在谈项目、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四类管理。谋划项目:进一步做实的前期工作,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外出招商,使谋划项目转变成在谈项目。在谈项目:加大对在谈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了解掌握企业想法及动态,认真分析项目落地、建设、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尽早签约。签约项目:执行好招商引资工作“五项”制度,协助企业开展前期工作,加强调研,了解企业所需所想所盼,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及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遇到用工、用电、用水、通信、道路、群众工作等困难和问题,顺利推进项目。落地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尽力帮助解决外来投资者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就学、就医、住房等社会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创业;积极为外来企业走出困境、发展壮大献计献策。四是建立目标企业信息库。通过网络媒体等资源,整理了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行业龙头企业等企业信息,充分了解企业投资动向,并结合腾冲产业发展实际,合理制定外出招商考察方案做到精准招商。五是搭建外出招商资源平台。认真梳理了落地企业、接待过的商会、企业和客商,形成资源库,在外出招商过程中,积极对接联系,利用好他们的资源和平台。
3.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对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招商竞争日益加剧,我市以市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举办专场推介会招商、参加节会招商、小分队驻点招商为主要形式,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腾冲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市级领导带头外出招商。2016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外出招商29,到北京、广东、贵州、湖南、河南、广西、四川、重庆、江苏、浙江、河北等省份对接企业47家,拜访商会1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32个,签订了意向性、战略性、框架性协议8个,经后续跟踪推进,签订正式合作协议9个。二是举办专场招商推介会。将宣传推介阵地外移,举办了北京腾冲商会、上海锦江凤凰卫视集团、台湾、江苏省台协会、成都、长沙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内外旅游招商专场推介活动8次,向参会企业及来宾推介了腾冲特色农业、新型工业、旅游文化、温泉养老、户外运动等项目,增进了参会企业对腾冲的了解,提升了腾冲的知名度。三是开展驻点招商。2016年,组建了4个对外经济联谊办公室,到“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成渝经济圈”驻点招商,各对外经济联谊办公室已基本形成了区域性的推介窗口。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到腾考察,考察项目主要涉及旅游、教育、基础设施及农特产品加工等类别,部分企业形成了投资意向。如: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荷花小镇旅游文化综合开发项目、深圳前海红满堂红花油茶有机生态产业园项目正在对接、洽谈,年内部分项目有望签约。四是小分队上门招商。我局从2014年就成立招商小分队,适时到北京、成都、重庆、江苏、浙江、广东、昆明上门招商,进一步宣传腾冲市情、优势及招商领域,并邀请客商到腾冲投资考察,目前成效初显。
4.积极创新招商形式。一是中介机构招商。先后与重庆四川商会、北京山西商会、北京云南商会和深圳奥雅股份设计有限公司签订了招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对方强大的人脉资源及金融产业资本开展委托、代理招商;借力专业的中介机构开展社会化招商,目前已洽谈对接了中商智库、中金产业、中悦等公司,并与深圳中金产业签订了6个重点项目包装策划服务合同,努力形成政府招商与社会化招商的有机结合。二是以商招商。充分利用投资商特定的关系网和圈内人脉资源,发挥客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和组织客商到腾冲实地考察,形成“以商招商、以商带商”的连锁效应和群体效益。三是对口招商。鼓励本地骨干企业与外地企业开展高水平合作,加快技术消化吸收,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先后邀请10余家企业到东方红制药厂、高黎贡山茶叶、荷花温泉、樱花谷景区等进行投资考察。四是互联网招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着力构建了涵盖官方网站、微博、微信、APP等立体式的招商引资自媒体平台,提高招商引资宣传信息的投放度和覆盖面。在及时更新和维护好招商引资网站的同时,创建了腾冲招商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置了“走进腾冲”、“优势腾冲”、“投资腾冲”等栏目,对腾冲的自然资源特色优势和投资环境 、投资项目、办事流程等进行全面的宣传介绍。五是创新招商宣传形式。把腾冲自身比较优势和特色资源进行总结、提升,而制作的腾冲招商宣传片已进入最后的审定阶段,宣传片的制作投放,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腾冲招商的品牌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腾冲投资考察。
5.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始终坚持以诚招商、共赢发展,牢固树立了“支持外来企业就是支持腾冲发展”的招商理念,全市投资环境建设得到了全面优化。一是积极为外来企业办实事。项目落地时,积极协助外来企业办理公司注册、项目核准(备案)和其他相关手续;项目建设、经营期间,加强对企业的后续服务工作,根据走访外来企业收集的民情民意,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今年共走访外来企业48次,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10个,向上级及有关部门反映问题4个。二是认真抓好部门联动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外来投资企业公开评议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以评议为手段,整改为目的,督促全市各职能服务部门切实履行好招商引资工作责任,上下联动、互相协作,建立绿色服务通道,全面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千方百计想办法克服、解决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顺利推进。
(二)主要工作成效
1.签约引进项目情况。2016年,全市签约引进项目22个,合同协议资金73.67亿元,引进项目同比增加1个,合同协议资金同比增加54.82亿元。引进的22个项目中21个项目为生产性、经营性项目,1个项目为基础设施项目,引进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引资质量明显提高。具体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4个、农业种植加工项目6个、电子商务项目3个、新型材料加工项目2个、金属及非金属生产项目2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2个、环保项目1个、养老项目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新引进项目开工建设14个,开工率达63.6%。
2.实际到位资金情况。全年开展前期工作及发生投资的新建、续建项目176项。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172亿元(不含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18亿元),同比增4.37%。其中:实际到位市外省内资金12亿元,完成市下达计划数12亿元的100%;实际到位省外国内资金160亿元,完成市下达计划数160亿元的100%。
3.在谈项目情况。目前共有在谈较成熟项目18个,意向投资项目15个,政府委托合作项目5个。在谈较成熟项目分别为:天昌国际医疗养生项目、腾冲国际文旅众创公社项目、腾冲乔波滑雪馆项目、界头大塘温泉综合开发项目、云水兮天籁界头旅游开发项目、珠宝小镇项目、腾冲和睦古村落旅游文化综合开发项目、荷花旅游小镇开发项目、红花油茶有机生态产业园项目、宝韵香植物产业科技园项目、腾冲国际风情文旅度假区、碧桂园“劳斯莱斯”项目、老城更新粮食局片区综合打造项目、世界风情文化园项目、和顺壹号院文化精品客栈酒店项目、丛林酒店暨房车自驾游营地项目、远近旅游度假酒店建设项目、四川德仁堂幸福小镇建设项目。对在谈成熟项目、意向投资项目进一步明确人员、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抓好对接及服务,及时协调解决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在谈项目尽快转化成签约项目。
二、存在的困难
随着全国经济调结构及转方式的持续深入,腾冲产业基础仍较薄弱、招商引资的活力和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凸显,引进项目出现结构性、阶段性困难,生产性、经营性项目显得更加乏力。
(一)产业转型压力较大。2012年以前,我市产业结构偏重,旅游地产行业及旅游行业占比较高,当前受国内经济下行及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我市产业急需转型升级,但受困于重大项目少、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产业配套不健全、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等,2012年至2015我市签约引进项目70个,协议资金107.42亿元,相对2008年至2011年签约引进项目97个,协议资金628.01亿元,呈现引进项目数量少、投资规模小、产业后续支撑乏力等不利局面,招商成效不足,产业转型压力较大。
(二)三次产业基础薄弱。2015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22:37.3:40.7。第一产业占比较高,整体发展不足,仍以种养殖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缺乏;第二产业主要依赖资源类行业,面对钢铁产能过剩、木材资源紧缺、环保压力大,资源类行业整体低迷,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新的支撑尚未形成;第三产业中以旅游产业及次生产业为主,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产品单一且带动力较弱,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对外贸易拉动力较弱。三次产业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差,致使腾冲还没有较好的招商引资平台,影响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降低了吸引力。
(三)招商项目规划滞后。腾冲民生领域仍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基本用于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和签约引进的项目,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比较成熟的项目没有预留用地指标,同时,财政收入重点保运转和保民生,无法和发达地区相比,政府没有收储土地,导致签约引进项目后又面临调整规划、办理农转征等手续,进入了“规划跟着项目走”的怪圈,工作十分被动。
(四)项目落地十分困难。腾冲社会各界关注度高,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面临《腾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腾冲地热火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腾冲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腾冲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诸多规划限制。同时,建设用地调规、用地手续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前置条件导致项目落地困难。
(五)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不景气,原签约企业因市场原因“不愿投”、“不想继续投”,新的客商普遍存在看不清看不准形势“不敢投”,得不到政策扶持和要素支持的“不想投”,愿意投资的对政府要求多、约束多,条件苛刻。
(六)招商氛围不够浓厚。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投资靠项目”、“发展靠招商”的共识。然而,仍有少数领导和部门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少数部门存在上热下不热,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单位少数同志不能主动配合招商工作,很多工作需要主要领导之间协调才能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