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110-7-10_C/2018-0130035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7-05-18 16:13:32 |
文号 | 浏览量 |
2017年3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函〔2017〕25号文件正式命名腾冲市为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市,这是腾冲六年多坚持不懈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的结果,是腾冲坚定信心继续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迈进的重要基础。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回首走过的路,腾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力推进创建工作。2010年编制并启动实施《腾冲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8—2020年)》,确立了在“十三五”末将腾冲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奋斗目标。六年多来,先后3次调整充实了腾冲生态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制定《腾冲市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市实施方案》,形成整体联动、运作高效工作机制,2016年,制定下发《腾冲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完善投入机制,高位推进生态创建工作。2017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要求,不等不靠,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研究制定《腾冲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落实。
(二)加大投入,精心组织,狠抓创建工程建设。“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将生态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水资源保护及旅游业发展等领域规划相结合,严格对照生态市建设基本条件和指标,围绕五大建设体系,规划了8大类7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18.73亿元。制定美丽腾冲行动计划,实施八项工程建设,建立工作经费投入机制,腾办发〔2016〕9号文明确:“根据创建进程,由市环保局制定经费计划,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由财政据实拨付”。
(三)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夯实创建群众基础。在腾冲新闻、腾冲手机报,腾冲出租车、公交车及市直机关视频宣传栏等媒体中开设“美丽腾冲,天天环保”专栏,动员全市上下关心支持生态市建设,全面扩大环保宣传及影响范围,有效提升全民参与生态创建意识。六年多来,累计发放环保无纺布袋12万只、竹箩0.5万个、各类环境保护宣传资料20万(套)份。
(四)健全考核,完善机制,确保创建任务落实。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年度督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将指标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明确牵头责任和完成时限,抓好措施落实,形成“党委牵头、政府落实、人大政协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创建工作格局。
(五)强化整治,开拓创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防治长效机制。通过持续整治,市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在国家水质标准以上,未发生较大环境水污染事件。全面推进“森林腾冲”建设,努力打造天然氧吧。制定《腾冲市义务植树管理办法》,编制完成《腾冲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全面提高我市森林覆盖率。加强城市环境噪声监管。编制《腾冲市主城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区划》,认真开展城市噪声监测管理工作。
(六)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着力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制定《腾冲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建立以高黎贡山、北海湿地等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火山热海风景名胜区、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重点水源保护区为支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加强“一水两污”体系建设,明确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投资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探索推广各式适用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不断解决垃圾处理各阶段问题。推广“以电代柴、以沼代薪”项目,全面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人居环境。
(七)加强指导,持之以恒,稳抓生态创建细胞工程。坚持逐年按计划组织开展生态村、绿色学校、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乡镇等系列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绿色社区11个、绿色学校14所、环境教育基地1个,市级生态村196个。
二、主要经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生态文明不仅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更是一种发展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我要创建”,从主观上明确创建是推动腾冲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要我创建”,停留于上级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始终坚持以“创建不仅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命名,更是要通过创建,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理念,不搞突击,不走形式,扎扎实实按照创建标准,逐年逐项推进,切实让群众共享创建成果。
(二)领导重视,加大投入。生态创建工作讲究循序渐进,指标与实际结合较强、要求较高,无论是省级生态文明市创建的“5个基本条件22项指标”,还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38项指标,涉及范围广,业务条款细致繁杂,时限控制严格,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并从组织机构、经费项目落实等方面高位推进,才能高效完成创建指标任务,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
(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腾冲多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先后引进四川华清科技,解决石材加工污水处理问题,引进安徽宣城技术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引进西安德兆环保科技解决城镇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问题,引进视频监控系统,对全市主要河流断面和污染企业排污情况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引进陕西明路光电技术,解决环境噪声、PM2.5以及桔秆焚烧监测问题。通过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和做法,勇于创新,积极解决自身问题的方式方法,有效促进了我市生态创建主要环保指标落实。
(四)多方联动,整体推进。生态创建基本条件和指标任务,既涉及城市,又涉及农村,既涉及市直各部门,又涉及各乡镇,既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又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密不可分,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推进生态创建工作中,坚持总体推进,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思想高度统一,责任分解具体明确,工作落实快速高效,确保创建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坚持生态创建工作全民参与,生态创建成果全民共享。腾冲将生态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城市建设等方面,以“美丽腾冲”为主线,突出低碳消费理念,创新宣传方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大型环保主题宣教活动,使生态文化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扩大环保宣传及影响范围,营造环保氛围,激发生态文明和环保意识。
(稿件来源:腾冲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