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110-7-/2020-1204005 发布机构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公开目录 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0-12-04 09:48:1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2020年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2020年度工作

1.持续推进两山实践创新。新建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等4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共建成示范点15个。 两山实践创新工作得到认可,相关工作信息获《中国环境报》《中国生态文明》、省政府办公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刊发7篇,应邀到省厅开展工作经验交流2次。

2.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强化水污染防治。完成2019年度环境统计,抓好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预计能够完成2020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开展排污许可登记,完成企业登记1358家。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个,下达资金1197万元,将用于北海环湖截污工程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复测,即将动工。加大饮用水源保护,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均完成规范化建设,水质达标率100%加快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完成编制划定方案15个,其中,3个乡镇千吨万人水源地方案,通过省厅评审并获得批复;其余12个乡镇方案通过省厅评审,等待批复。二是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录入,编制下发《腾冲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腾政办发202047)。24家涉镉等重金属企业,完成整改22家,正在整改2家,23座尾矿库全部完成治理。争取中央土污染防治资金1个、省级清水司莫拉污水收集处理项目1个,分别下达资金510万元、300万元。 三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腾越水泥有限公司2500/日新型干法窑烟气脱硝项目,预计能完成指标要求。组织开展核技术利用与辐射环境专项检查,完成2019年度评估报告。制定印发《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方案》,淘汰完成10蒸吨/时燃煤锅炉10台。制定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整治完成7家。1-10月,腾冲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02天,其中,优227天,良73天,轻度污染2天,优良天数比例99.34%

3.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审批服务。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业主复工前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执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日常巡查和环境监察与加强企业环境突发应急监管和查处投诉有机结合四项暖心行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业主在备案系统中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310个、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报告表47个、确认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评价标准80余个、出示项目环评初审意见8个。二是加大环保宣传。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精心组织“6.5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拍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宣传片1部,参与市局拍摄宣传片1部,联合开展打卡高黎贡山,保护珍稀物种主题宣传活动1次。

4.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一是加强环境监察。出动环境监察执法人员420人次,监察企业150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件,共处罚金225.07万元。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和定点隔离观察点监督管理,检查医疗机构14家、定点隔离观察点11家。加大环境信访投诉办理,收到信访投诉94件,均办结二是加强环境监测。完成十四五省控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优化调整和疫情防控应急监测任务,完成水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区域声环境监测任务,完成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滇滩河流域重金属重点防控区环境质量监测,完成重金属污染防治、大盈江流域专项监测,完成腾冲市县域生态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加强辖区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和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审核,加大对运维机构的日常质量监督,并及时发布环境质量公报。配合开展重点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污染投诉、专项执法行动,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获取监测数据1.5万个,编制监测报告51份。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互促共治长效工作机制,签订《关于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作,目前《腾冲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1-2025年)》初稿已完成,并已对照部门意见完成修改。经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推荐,我市作为中国唯一案例入选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促进农业与食品系统可持续发展(TEEB Agri-Food中国项目四是加强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编制印发《绿盾2019”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配合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第二轮)重点问题整改情况核实调研,核实确定问题点位15个,完成整改7个,正在整改8个。

(二)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腾冲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腾冲市城市生态化发展实施意见》等30余项工作方案。

2.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境内主要河流和重要水库整治为重点,实施河道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守护一方秀水;加快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抓好施工工地扬尘整治和秸秆禁烧,加强空气质量联防联控,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严格执行禁燃规定,守护一片蓝天;聚焦农村两污治理,稳步推进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申报实施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62个,已完工57个,正在建设5个。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建成自燃式垃圾热解炉”110座,引进鑫绿源生活垃圾焚烧炉湿法尾气处理系统,建成试点并开始试运行;制定印发《腾冲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持续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危废专项调查,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管控,守护一方净土。

3.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制度建设,制定《腾冲市乡镇党委、政府及市直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进一步明确市乡两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能职责;着力规划引领,完成《滇滩片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意见》、《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7-2020)》等专项规划。

4.强化环境监察执法。严格开展生态环境监察执法,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等形式,充分做好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共出动监察人员1260余人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7件,共处罚金520余万元。认真贯彻落实12369环境投诉受理,倾听市民环境呼声,加大环境投诉办理,解决人民群众环境诉求。共接受环境投诉284件,均办理完结。

5.加大环境监测。完成全市重点流域国控、省控和市控断面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加强辖区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和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审核,完成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和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监测、疫情防控应急监测等任务,并及时发布环境质量公报,获取监测数据8.5万个,编制各类监测报告270余份。

6.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完成环境影响登记表1324个、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报告表233个、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62个、确认环境影响评价执行评价标准329个、出示环评初审意见64个。

7.规范环境信息公开。2018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为契机,不断优化环境服务,梳理完善公开事项527项。顺应群众对腾冲生态环境保护关注需求,主动公开空气、水环境、环境监管执法、突发环境事件、核与辐射监管、环境保护督察等事项,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主动发布生态环境保护信息440余条。

8.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充分利用 “三下乡环保与科技活动周环保进社区、进乡村、进园区等平台,围绕6·5世界环境保护日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环保征文、环保摄影、环保家庭绿色行、环保知识宣传、绿色六一·欢乐行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青少年走近环保、认识环保、参与环保。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1万余份,购物袋9个,环保围裙5000余条,小学生环保宣传作业本7万余本,开展主题实践活动20余场次、环保知识进校园授课30余次,拍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宣传片1。同时,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签订宣传项目合作协议,加大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和成效的宣传。

9.加大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定《腾冲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总体方案》、《腾冲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查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总体方案》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全面落实问题整改。目前,涉及反馈整改问题33个,完成整改32件,仅有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正在按时序进度整改;交办投诉举报件12件,全部办理完成。

(三)工作亮点及成效

1.工作亮点

一是两山实践创新工作省内领先。率先创建成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成15两山示范点,我市两山实践创新“34566”工作法得到上级肯定,应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省生态环境厅之邀,先后在中国生态文明十堰年会、全省创建工作推进会、县级局长培训班作工作经验交流。

二是生物多样保护工作迎来重大机遇。2020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织召开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促进农业与食品系统可持续发展(TEEB Agri-Food中国项目第一届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经过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推荐、专家层层筛选,最终确定腾冲市作为该项目中国唯一案例,在国际平台推广。

三是监测水平在同级县市区中领先。硬件设施方面,2016年建成首个县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省控空气自动监测1个、跨界水体国控龙江桥水质自动站1个、国控大气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空气质量监测1个,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点位4个。在同级县市区中,第一家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验收;软件监测水平方面,在保山市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四是农村垃圾清运模式曾在全省推广。牵头探索形成的户集、村收村运、集中处理的明光垃圾处理模式,得到上级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2.工作成效

一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社会公众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通过开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腾冲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各级、各部门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广泛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共识。

二是生态创建工作卓有成效。通过持之以恒地努力,荣获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入选“2019美丽山水城市(云南省唯一入选城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创建率100%,累计创建省级绿色社区9个、省级绿色学校13所、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获省环保厅、教育厅联合表彰优秀教师2名、环保小卫士4名。

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十三五期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重点污染企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均保持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2016年 100%201797.5%201898.9%2019100%20201-1099.34%,均达到指标要求。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结果201620172018连续三年轻微变好2019基本稳定,考核结果在全省为靠前等次。

二、存在问题

(一)提升环境质量的部门联防联控力度待加强

空气环境质量方面:以2020年为例,1-10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02天,其中,优227天,良73天,轻度污染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9.34%,虽然达到空气质量相关要求,但与2019年空气优良率100%相比,优良率稍有下降,其原因:一方面是上半年持续高温少雨,空气干燥,造成臭氧浓度升高,细颗粒物不易扩散,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相关职能部门在强化扬尘治理、建筑工地管控、秸秆禁烧等方面尚未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的问题,提升空气质量联防联控力度待加强。水环境质量方面:以大盈江为例,属跨境河流,为切实加强其流域水污染防治,这一方面需要上级加强对跨境流域污染防治的研究部署和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基层各职能部门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强劲工作合力。

(二)农村污水治理能力待加强

目前,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比例高,据统计,我市农村生活污水规划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7079.56万元,缺乏项目资金来源。

(三)部分项目缺少前期工作经费,推进难度大

我局牵头实施的部分项目,如: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等,截至目前仍未获得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项目推进困难较大。

三、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一)以数据指标任务为引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水、大气等主要污染物、国控、省控水质断面、空气环境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未下达。待指标下达后,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指标要求,扎实抓好主要污染物项目实施,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大力提升联防联控工作力度,全面抓好指标落实,确保达到数据指标要求。

(二)以两山实践创新为抓手,积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持续巩固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继续推进示范点建设,一方面巩固提升现有15个示范点工作成果,另一方面继续新增示范点,强化示范引领,不断拓展我市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和方法,为全省乃至全国实践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更多的腾冲经验和腾冲模式。

(三)以项目谋划实施为载体,巩固提升水、土、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

认真对照党中央、省市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等所作的部署要求,以水、气、土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能力提升等内容为主攻方向,积极谋划十四五重大项目。积极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项目方案、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现场踏勘,严把编制质量关,保证编制质量,确保项目及时入库,争取获得资金支持。目前主要编制上报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市推进(筒车河、饮马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 年)、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污水处理、大盈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龙川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智慧环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综合治理7个项目。对已获得资金项目支持、正在实施的北海环湖截污工程、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工。

(四)以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项目为契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借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促进农业与食品系统可持续发展(TEEB Agri-Food中国项目唯一案例东风,积极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腾冲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1-2025年)》,争取早日印发执行,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导。

(五)以推进监测监察执法改革为驱动,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严格按照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要求,配齐配强监测监察执法队伍,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加强监察执法设施设备配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主力提升环境监测监察能力水平。

(六)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及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大部署,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制机制,在系统治理、制度创新、全力推进、抢抓关键等方面下足功夫,走出一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路径,探索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新经验。

(七)以落细落实四项服务为依托,践行环保为民惠民初心使命

一是强化环评审批服务。认真贯彻落实环评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及流程,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强化环境诉求服务。加强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环境诉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三是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服务。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常识、法律法规宣传为重点,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努力提升其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水平;四是强化环境需求服务。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公开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信息,方便群众查阅,并便于接受群众监督。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