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40-3-/2021-0107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目录 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1-01-07 11:16:2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腾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简化企业开办流程,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一窗通平台。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降低成本,已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限压缩在1个工作日。真正体现了登记制度便利化的改革效果。111月通过一窗通平台受理办结企业设立登记968户,注销224户;二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国务院明确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截至1130日,全市在册各类市场主体46833户、注册资本金459.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2%9.50%;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325户,注册资金总额5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6%0.51%。三是严格行政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截至1130日,全市共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8374份,1—11月新办《食品经营许可证》3049;《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344份,2020年延续换证206户,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445户,食品摊贩备案登记338户。  

2.加强引导,持续抓好年报公示工作。2019年度,内资企业年报公示应报为5752户,已报5559户,年报率96.64%;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应报为813户,已报796户,年报率97.91%;个体户年报公示应报为33033户,实际报送29617户,年报率94.31%  

3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宽进严管的要求,转变监管方式,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推行双告知制度做好市场主体的告知工作,在各类市场主体办理设立或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办理登记注册时,告知申请人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1—11月,向相关审批和行业主管部门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4162条,归集企业信息27882二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制定腾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双随机抽查计划7个,涉及检查事项39项,除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项外,已实现双随机抽查全覆盖。2020年共开展双随机抽查38次,检查市场主体1068户,抽查结果均已对外公示。  

4.突出服务,做好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筹措资金提供服务。今年来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0条,主债权金额1890万元,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6件,出质股权数额8.47亿元,被担保债权数额37.41亿元。落实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各项工作,完成160户贷免扶补工作,完成报送180户。  

5.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130日,腾冲有效商标注册量达3520件,有效专利量达到195件(发明专利42件,新型实用122件,外观专利3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47件,平均每百户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7.46件,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中国优秀专利奖1个,2件商标获得驰名商标保护,今年新申请商标注册775件,新注册商标342件。  

(二)以执法办案为抓手,全力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各类市场监管。今年来,开展白酒生产经营专项整治、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整治、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专项整治、禁食野生动物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春耕化肥质量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疫苗流通环节、开展重点工程用起重机、春节、元旦、中秋、国庆及汛期期间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计量器具专项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校外培训机构广告专项整治等43个专项检查。  

检查白酒加工小作坊302家次,检查散装白酒销售280户次,检查供应散装白酒的餐饮服务单位共计568户次,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签订责任书103份。强化疫情期间网络订餐平台监管,约谈3家上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抽查餐饮平台内经营户44户。斩断野味入口链条,检查农(集)贸市场425个次,商场超市223个次,出动执法人员8200余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4000余户次。检查电商平台2户,对出售猎夹的6户经营户发出整改通知进行整改,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含生产加工小作坊)79户次、经营户299户次,出动执法人员225人次。保健食品经营户216户次。检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1053户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50家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00余条,并与企业签订食品安全信用承诺书38份。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66户,设备602台,发现问题112条,下发指令书45份,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8起,罚没23万元。对腾冲市区内9个农贸市场内商户使用的电子秤等强制检定器具进行检定,共检定442件器具,发现8件不合格电子秤,7户已责令商户立即进行整改,对1户使用密码作弊秤经营户进行立案查处。农资专项行动中共立案查处案件42起,案值8.73万元,罚没款9.16万元。查处网络案件13件,罚没款31.20万元。  

圆满完成两会等重大活动接待食品安全保障17场(次),出动执法人员415人次,保障就餐人次52455人,保障餐次116餐,发出监督意见书40份,责令改正通知书1份,当场处罚决定书1份,确保了重大活动期间及到腾人员的饮食安全。开展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涉旅餐饮经营户规范指数评价,委托第三方对腾冲市辖区2953家餐饮单位进行了品质指数评价,完成餐饮经营户诚信评价应评尽评全覆盖,为一部手机游云南提供了数据基础。  

2强化抽检,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今年共完成国家级食品安全抽样任务98批次,风险监测5批次,省级食品抽检任务94批次,省级食用农产品240批次,省级评价性抽检任务24批次,省级高原特色农产品专项监督抽检137批次,市级食用农产品1098批次,市级食品安全抽检62批次,白酒专项抽检35批次,快速检测白酒390批次,乳制品专项抽检7批次;完成药品抽验100批次、医疗器械6批次、药包材5批次、化妆品抽检8批次,其中:合格119批次,合格率达98.3%,不合格2批次,立案查处2件;开展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学生用品、儿童玩具、检烟花爆竹、农资、建工程使用材料等重点产品质量抽检63批次,合格43批次,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68.25%。对抽检发现问题,我局全部进行了处置。其中立案查处13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7份。  

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立案、定性、量罚、程序的法制审查,核审率达100%,所查处案件均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定性准确、程序合法、法律文书适用规范。截至1130日,全局共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445件,其中吊销案件71其他案件374件,罚没金额284.58万元,案值1337.6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立案查处案件数上升13.52%,罚没金额下降34.95%2019截止1130立案查处392件、罚没金额437.47万元)。  

4.以放心消费为目标,健全消费维权体系。一是继续推进消费维权五进(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工作,继续加大一会两站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消费维权网络覆盖面。目前,全市建立五进维权站点75个。二是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截至1130日,共接到各类投诉190争议金额87.6万元,办结190件,办结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9.05万元。接到上级转办信访件23件,办结23件,为信访投诉人挽回经济损失26.9万元  

5.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各项业务,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是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辖区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工作指导,督促恢复营业单位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消毒、人流监测、防疫物资储备等各项防控制度,对人员聚集的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出入及云南健康码扫码登记推广使用工作。期间对9106户经营户进行督促、检查。二是全力助推市场主体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大力推行企业注册登记服务网上办、一网通办。积极帮助药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新办零售企业审批办证、服务防疫用品生产企业注册审批。疫情期间,腾冲市部分电梯无法按时维保、到期设备无法按时检验等问题,积极协调保山市检测机构安排人员入腾开展设备检验工作,对腾冲市到期的96台设备进行检验;为曲石镇鬼电坝石材片区13台起重机报检。为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83台安全阀提前备案并第一时间安排检测;指导71家企业、3家技术检测机构的628件强检计量器具进行备案申报。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深入10家企业开展质量技术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原因查找、产品执行标准解读、在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协助产品送第三方机构检验、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对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批发零售企业378户和373户药品使用单位实施了全覆盖检查,对21家口罩销售企业进行了检查。签订防疫产品和提醒告诫书378份。  

6.“四个到位抓实净餐馆”“管集市工作。一是宣传培训到位,在前期宣传动员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机构保山市食品安全协会对全市城区及重点区域内的所有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进行一次净餐馆”“管集市业务知识及食品安全知识全员面对面培训,截至目前共召开培训会33场次,培训餐饮服务单位2520户(人)次。二是督促检查到位,实行一户一策”“一户一档,分类指导,对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时间要求,对标对表抓落实,通过督促整改已达标餐饮服务单位2066户,达标率75.58%;正在整改754户。共出动执法人员1326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153户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46份,发出整改告知书1278份。三是整改提升到位,通过督促整改,全市已提升改造网络厨房116户,视频厨房223户,透明厨房1220户,隔断厨房1641户;提升改造卫生间158户,新建卫生间12户;提升改造感应式洗手设施267户,新建洗手设施26户。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已达标982户,达标率31%,正在提升改造2112户。全市中型以上餐馆52户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农贸市场清理整治流动摊点69个、占道经营30个、乱停乱放电动车摩托车88辆;拉运垃圾558车次,督促新建洗手设施7组、改造水嘴20个。四是验收达标到位。充分利用互联网+净餐馆”“互联网+管集市系统及现场检查APP,按照达标评分原则,逐户现场评分、拍照、录入资料信息上传,通过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一体化应用平台达标审核模块完成本辖区内已达标市场主体的审核。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通过全局干部的不懈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离上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指导工作的认识高度不够,能力不足,推进落实工作业务层面谋划多,全面大局思维不足;在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中,大胆积极主动改革意识不强,还习惯于落实上级的安排部署。二是一岗双责落实有差距,党风廉政建设、队伍教育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三是人少事多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全局共计148人,缺编12人,长期在外20余人。但随着机构改革职能职责增加、各类市场主体增幅迅速、经营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监管,食品、药品安全,消费维权、信访投诉等相关事务也大幅增长,现有人员除了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外,监管、执法力量明显不足。四是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够,知识结构老旧,精通单项执法业务多,熟悉综合执法业务的少。五是监管漏洞、监管风险依然存在。如:无照经营、证照不齐依然存在,辖区边缘地带监管仍然不到位。六是校园食堂及其周边和农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校食堂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周边仍有食品流动摊贩。部分农村自办酒席食品加工、保存不符合餐饮操作规范,食材采买索票索据意识不强;部分农村集市还存在不合格食品倾销现象。  

2021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围绕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继续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助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推动主体简易退出机制,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力度;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创新,提升质量水平,以质量提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我市经济竞争力。常态化开展扶贫工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持续加强市场监管执法,推进市场环境秩序优化提升    

强化信用监管,扎实做好年报公示工作;完善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保障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实施,严格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强化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和应用,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强化日常监管与开展专项整治相结合,突出重点行业和重要时段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消费维权职能,构建和谐消费环境。集中整治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扰乱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强化日常监管与开展专项整治相结合,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直销经营行为,组织开展打击传销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重点治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类虚假违法广告。  

(三)筑牢安全防线,推进民生保障水平优化提升    

一是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做好食品抽检,利用快速检测等手段对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二是持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依法对辖区内的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三是持续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加强电梯、涉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把事故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统筹抓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专项整治,确保全区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四)强化责任担当,推进队伍建设水平优化提升    

一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严字当头,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纪律监督,严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形成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二是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着力强化重点工作的检查督办。建立完善内部督查督办机制,对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党组的决定安排及时提醒催办,早办早结,对推诿扯皮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处理。  

  

  

  

          腾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