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57980321-5-/2023-0215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和顺古镇保护管理局
公开目录 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2-15 10:20:4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市和顺古镇保护管理局2022 年工作总结和 2023 年工作计划

腾冲市和顺古镇保护管理局2022 年工作总结和 2023 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站在新的起点上,古保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清职能特点,明确目标定位, 紧紧围绕“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定位,积极当好先行者和排头兵,擦亮“和顺古镇”名片,在新的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

(一)纵深推进《条例》贯彻和古镇保护管理

一是贯彻《条例》推进有力。《保山市和顺古镇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古保局坚持以法治思维解决好生态保护的管控和资源配置等突出问题,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年专题研究贯彻《条例》会议4次,领导班子现场调研13次,重点围绕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开展实地调查,较好的落实了“科学规划、综合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二是制定《条例》实施办法、“三区”划定、及建筑维修规范深入开展《条例》腾冲市实施办法的起草工作,深入机关、企业、社区等部门调研和征求意见建议,召开座谈、研讨、征求、论证等会议11次,征求意见建议200余条,经多次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多层次开展座谈会、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当前已公布实施。和顺古镇“三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划定的范围及和顺古镇建筑物、构筑物维修规范初稿已经完成,近期正商请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制定“三区”划定及建筑维修规范,完成后报政府批准。三是严格执行房屋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房建联审程序,2022年古保局联合有关部门召开3次初审会议,市级联审会议1次,实地勘查房屋60余次,对提交申请建房户开展有效监督,重点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超面积建设等不符合古镇风貌行为进行集中排查整治,以联合审批初审作为前置条件,有效制止违规建房发生。当前,通过联合审批71户,不予审批24户。

(二)持续深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风貌治理

一是加强旅游市场规范治理。持续加大对古镇交通、旅游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等重点环节的治理力度,着眼改善人居环境,提升魅力名镇形象目标,对双虹桥实施机动车交通禁行,进一步规范交通标识标志,增设交通管制标识标志牌12块。采取“分片治理、疏堵结合”的措施,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流动摊贩市场清理执法行动30余次,取缔双虹桥、图书馆门口及主游路范围内的违规摊贩350余个。二是提升执法联动效能。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运转顺畅、凝聚合力、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始终保持旅游市场整治方面高压态势不减、坚持从严标准不降、确保旅游市场和风貌保护整治力度不松,推动“治标”向“治本”迈进,严惩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破坏旅游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古镇风貌、拉客揽客、流动经营、商品零售行业、酒吧行业、餐饮行业为重点,强化巡逻巡查和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全年出动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形成全天候、不间断巡逻整治。三是狠抓古镇风貌监管。通过严格监管,确保古建筑物、构筑物不受破坏,发挥好房建巡查作用,对新建、改建、扩建、装修等房屋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符合古镇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格局。2022年来,对不符合古镇格局的建房户发放停工通知书45份,停工告知书7份,发放风貌整改通知书17份,限期拆除通知书20份,断电8户,有效的震慑了一批违法建筑的行为。

(三)全力推进5A级景区创建和创文整改提升

一是全力巩固5A级景区治理前期成效。根据创建5A级景区工作部署,加强旅游市场管治,全年共整治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私搭乱建、五堆十乱等不文明现象600余起,清理道边、门前堆物150余处,制止乱堆乱放、乱挂乱晒、乱扔乱丢不文明行为200余起。在古镇核心区开展常态化监管,对扰乱景区正常经营秩序等违法违规现象实施严控严打,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旅游秩序。为实现古镇风貌环境“古色古香”传统风貌目标,加强古镇内商铺广告牌匾整治行动,集中开展“一店一招一幌”整治3次,拆除影响古镇风貌招牌、灯箱、乱贴乱挂违规广告牌匾100余块,保持了古镇整体风貌的协调。二是常态化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通过多部门加强联动,以实际行动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占用公共道路(场所)、破坏古镇风貌等问题,采用“点面”、“疏堵”“管治”长效常态结合重点施治,加大对和顺古镇主干道进行巡街排查,日常工作中开展非机动车“扶正”行动,及时将路边无序停放的非机动车摆放到位,将行动贯穿到全市巩固创建文明城市和创建5A景区工作始终。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纠正制止乱停乱放现象400次。

(四)全面压实古镇消防安全和风险隐患排查

一是抓实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紧盯古镇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深入实施消防安全“敲门行动”,完善消防安全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劝阻、扑灭农户焚烧田园农作物秸秆100余起,纠治阻碍消防交通行为150余起,有效清除了一批火灾安全隐患。二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社区开展摸底调研和“五熟悉”,结合古建筑特点和旱季火灾发生规律,全面掌握重点部位、周边道路分布等情况,确保应急处突队伍对古镇文物、古民居情况“底数清、情况明”。落实日常管理、值守联动、消防演练等工作制度,针对重要节假日,前置执勤力量,实施执法车流动巡逻,值班人员定点值守,随时应对突发消防警情。集中开展消防应急演练 3次,综合巡查12次,有效锻炼了古镇保护队伍的应急处突能力。三是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宣传服务队和消防志愿者作用,深入社区开展消防宣传,提高住户和商户的消防安全意识,在景区大门口等游客聚集场所针对游客开展宣讲,动员干部职工在日常巡查中穿插消防知识宣传,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消防安全知识图文,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五)古镇保护宣传覆盖面效果提升明显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基础学习。在贯彻古镇保护工作中始终践行“三个工作法”,厉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围绕古镇保护职能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业监管效能,法律法规集中学习活动中,干部职工结合自身执法经验着重讲解古镇保护法律法规的实际运用,特别对日常检查和执法案件办理中遇到的疑惑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执法知识储备。2022年,集中学习《行政处罚法》《条例》等法律法规6次,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和用法水平,为古镇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深入开展《条例》宣传。10月30日“和顺古镇保护宣传日”为抓手,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解读,组织干部职工到景区入口、农贸市场、核心景点等群众聚集场所开展《条例》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宣传,提升了《条例》的知晓率,有效提高群众主动参与到古镇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执法监管力量薄弱。随着和顺民宿、商业快速发展,保护管理工作难度逐年增加,目前古保局核准编制人数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机构改革后古保局编制又属零编制单位,无法进行人员选调,执法力量薄弱和执法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急需解决执法队伍问题并增加执法监管人员。

(二)古镇保护资金缺乏。自《云南省和顺古镇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未从和顺古镇景区门票古维费中收取资金,古建筑保护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古镇保护资金全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经济形式和疫情影响,近年古镇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缺口较大,导致古镇保护管理工作人员待遇下降,辞职人员不断上升;古镇上规模企业后期投资乏力,只重经济效益,对古镇保护投入较少。

(三)古镇保护意识不高。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顺古镇群众住房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但在老屋的基础上进行维修对于技术要求太高,且维修成本昂贵,部分群众只追求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部分群众选择拆旧盖新,新建房屋与传统建筑相互交错,古镇原有的古朴性与地域性不协调,导致古镇整体“变胖”。

(四)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保护难。和顺古镇有着较高的商业价值,吸引了较多的投资者,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投资商家更多的是追求自身的利益,如过度开发民宿、餐馆等,其载客容量远超古镇承受范围。

三、2023 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保护好古镇风貌。坚持“团结务实、科学执法、和谐管理、重在保护”的工作方针,健全房建巡查档案,人防物防相结合,加大房屋建设的监管力度。以“遏制增量,减少存量”的思路,加大违法违规建筑的执法力度,提前介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制止群众私拆乱建的行为。

(二)严格落实房建审批制度。根据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和顺古镇居民建房审批管理的通知》要求,结合和顺实际,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提升初审格局、规范审批流程、严格审批程序,形成长效机制,切实从源头把控好古镇风貌保护。

(三)充分发挥立法保障作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好《条例》,科学制定“三区规划”和建筑维修规范,有序推进古镇风貌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工作,结合古镇保护管理实际,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细化管理机构与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问题,完善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强化保障与监督,根据现状对禁止性规定及法律责任进一步细化,为和顺古镇保护提供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具体实施方法。

(四)全力参与5A级景区创建等相关工作。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消除盲点,下大力解决“脏、乱、差”死角,努力构建“水清、气爽、岸绿、景美”的人居环境。同时,结合和顺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整改责任清单、创文整改提升等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立行立改,切实把市场、交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为和顺古镇创建5A景区迎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抓实《条例》宣传宣讲。继续做好《条例》宣传宣讲,结合法制宣传月、《条例》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宣传氛围营造力度。实地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采取多方联动,联合古镇基层党组织、企业、协会,全面动员群众学习落实《条例》,不断推动《条例》宣传走深走实。

(六)完成上级各项工作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沉下身子发现问题、实事求是上报问题、统筹协调解决问题,通过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进一步加强闻风而动、雷厉风行作风,不打折扣完成上级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