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273795-4-/2020-0722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气象局 |
公开目录 | 气象科普 | 发布日期 | 2020-07-22 10:49:32 |
文号 | 浏览量 |
一、山洪灾害成因及其特点
山洪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降雨量、降雨强度、地形地质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降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不利的地形地质条件是山洪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也是引发山洪灾害的因素。
山洪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防御困难的特点。汛期,特别是主汛期是山洪灾害多发期,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突发性,降雨产流迅速,一般只有数小时,山洪暴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防御难度较大。
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存在问题和困难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由水利部门牵头负责。按照职责分工,目前气象部门开展的相关业务是水利部门联合发布的“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主要从气象因素即降雨因素考虑发生山洪灾害的风险概率等级。我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运行等工作主要由市水务局负责。腾冲市气象局目前建成的区域自动气象站点分布主要还是按行政区划分,主要覆盖乡镇以及景区景点等,观测要素以降雨、温度等气象要素为主,没有针对中小河流、山洪沟等专门建设的气象站点,站点密度和观测要素也不能完成对山洪的监测预测等工作。另外,县级水务和气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因水平、能力受限等原因存在的一些监测预警方面的困难,目前,腾冲市水务局与我局并没有建立起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工作机制,没有开展“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工作。
腾冲复杂的山地地形和降水分布造成不同区域对山洪灾害的承载能力的不同、灾害发生风险概率的不同,使得山洪监测、预警、防范等方面的工作都存在较大困难。一是我市大部分山区监测预警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洪灾损失。二是我市局地性暴雨较为突出,暴雨预报原本就难度大、准确率低,特别是受地形等因素影响的局地性强降水更是难以准确预测,预报预警时间提前量短。三是基层科研水平有限,缺少对本地山洪灾害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对山洪灾害的规律性研究不够,没有科学有效且精细化的山洪预警指标,造成山洪灾害预见性差,提前防御难度较大。
三、山洪灾害防御建议
山洪灾害不断加重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应通过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在山洪防治规划中,近期宜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为主,远期以植物措施为主。
一是合理划分山洪影响区域。针对各地的气候和地质及地貌条件,在认真分析历史山洪灾害造成危害的基础上,确定山洪易发区,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性的程度大小,划分危险区和警戒区。加强对危险区和警戒区的监测、防治。
二是科学确定灾害特征雨量。科学确定山洪致灾的特征雨量是山洪防治,特别是制定山洪防御方案的关键依据。水务和气象等相关部门应联合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根据本地下垫面条件和对历史山洪灾害形成及演变过程的分析,确定科学的警戒雨量和危险雨量。发布科学性高、指导性强的预报预警。
三是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接收设备设施的建设和应用。根据区划危险区和警戒区增设降雨监测站点和预警接收设备,及时掌握危险区和警戒区的降雨情况,便于做出及时有效的天气预报预警,指导山洪灾害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