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110-7-10_C/2018-0622082 发布机构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公开目录 公示公告 发布日期 2018-03-26 17:02:0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腾冲“五个坚持”践行“两山”理念 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腾冲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精神,守护绿水青山紧扣五大发展理念,打造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努力铸就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忠诚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

一、坚持绿色导向,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手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做优高原特色农业2017实现农业总产值58.7亿元增长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增长23.8%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5.5%以生态立腾冲旅游之基,做强全域旅游。2017接待游客14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1亿元,分别增长33.1%50.8%累计开通航线20全年旅客吞吐量99.7万人次,增长23.8%入选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荣获中国自驾游路线休闲类资源管理金奖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全球优选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等荣誉

二、坚持全域覆盖,推进美丽腾冲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立市”为根本,以“美丽和谐”为标尺2013年开展“美丽腾冲”行动计划,实施了森林腾冲、水环境污染整治、打击土地违法行动、全民控塑、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整治、垃圾综合处理和生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水系整治、山体修复等生态建设,先后建成一批城市生态主题公园,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高黎贡山、北海湿地、火山热海、江东银杏村等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示范点同时,积极探索生活垃圾、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污染治理新模式,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年度考核在云南省名列前茅,许多经验做法在全市全省得到推广环境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一级、PM2.5年均浓度在15ug/m3称为天然大氧吧被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三、坚持红线原则,构筑绿色生态空间

积极开展生态红线划定,统筹绿色生态空间布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形成疏密有致、布局合理的城乡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城镇化,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3%投放新能源公交车60拆除违法建筑41.8万平方米。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以高黎贡山和龙川江流域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化龙川江流域沿岸生态治理保护,形成绿色生态屏障;以中缅边境沿线和槟榔江、大盈江流域为重点,增强中缅边境地区生态环境共保共建,强化市域源头水系保护治理,加强矿区资源开发区生态恢复建设,加快边境动植物防疫区建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构建中缅边境生态安全屏障。

四、坚持综合施策,强化环境污染治理

扎实做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生产总值能耗,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确保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以水环境治理为例,20133起,腾冲先行先试推行“河长制”,制定执行《腾冲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对全市范围内挖山采砂、河道抽沙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好评,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扎实推进一水两污”治理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70%80%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更加规范,无害化处理率97.4%通过实施多轮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守护了腾冲绿水青山的底色。

五、坚持常态长效,完善生态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争取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教育基地编制《腾冲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7-2020)》、《腾冲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腾冲市市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腾冲市乡镇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腾冲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等20多项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清洁家园、环境综合整治、清洁水源、提升城乡园林绿化等30多个实施方案,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