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110-7-/2020-0709008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 |
公开目录 | 公示公告 | 发布日期 | 2020-06-19 15:54:34 |
文号 | 浏览量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近年来,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中,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腾冲分局以“1234”工作法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乐章。
围绕一条主线 铸牢共同体意识
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条主线,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讨论活动,深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民族团结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截至目前,召开党员大会8次,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4次,专题研讨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次,其中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开展1次。
用好两个抓手 实现共建共享
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以开展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为契机,以“五项制度”(月学制、季访制、督导制、保障制、责任制)为保障,以“五项行动”(家居环境整治、村庄保洁、挂钩帮扶质量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结对共建)为载体,推进挂包帮工作落实,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包亲戚开展走访、座谈及送温暖等活动,为其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对挂包的明光镇麻栎社区大园子傈僳族村,利用“双语”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震减灾等知识,组织开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党日系列活动。在帮扶中、活动中缔结友谊,在共建中描绘幸福家园。截至目前,开展集中走访20余次,“清洁家园”主题党日活动 2次,志愿服务活动3次,协调给予帮扶资金7万元、万寿菊种子1公斤,到社区开展宣讲2次,专题学习研讨1次。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保护地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两污”处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内容,重点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重点问题,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以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为例,目前已完成《腾冲市清水乡污水处理总体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规划目标,对司莫拉幸福佤乡综合开发覆盖范围编制了方案,正在积极争取将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综合开发项目纳入省级和国家项目库。对已经争取到的大寨村、荆陈、蔺家寨、镇邑关4个村4个项目,加快项目实施,已获得资金支持930万元,以上4个项目实施完成后,农村污水治理受益人口将达4000人左右。
强化三个坚持 永葆为民初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诉求,并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生态产品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以示范为引领。注重将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党风廉政、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多头并进,共同发展。通过打造挂钩村大园子示范点,适时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以点带面,积极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形成了良好氛围。
坚持以创建为载体。以党建为引领,立足部门职责,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为党建“模范机关”创建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测评指标,以建设“效能机关、服务机关、和谐机关”为载体,在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机关”。
夯实四个保障 释放强大动能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基层党建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并牵头组织实施相关创建工作任务。制定下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措施及要求,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强化资金保障。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确保惠民项目资金保障到位。以创建为载体,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支部联建等活动,从有限工作经费中给予实报实销,为推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宣传发动。在机关,大力营造“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入户走访中,把普及民族知识,提高各族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能力和水平,把传播好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纳入“个十百千万”学习宣讲,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走进千家万户,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入脑入心。
强化机制建设。坚持将创建活动作为基础性、日常性、常态化的工作,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提升创建水平,巩固我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