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87-6-/2018-1222017 发布机构 腾冲市界头镇
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 发布日期 2018-08-13 16:39:4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万寿菊褐斑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万寿菊褐斑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褐斑病是万寿菊的主要病害之一。万寿菊褐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紫褐色小斑点,呈不规则状,以后随着病害发生程度加重,病斑由紫褐色小斑点转为黑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周围有褪绿色晕圈,中央变白,有穿孔现象,湿度大时,出现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病害的发生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可融合成片,致使整株叶片变黄变黑,呈干枯状。

万寿菊褐斑病的发生流行,主要是由于万寿菊种植过程中,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粗放栽培管理造成的。由于今年进入5月份以来,腾冲市遭遇连续的低温寡照,阴雨连绵天气,加之农户在栽培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技术方案操作,尤其是在喷药上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等原因,致使万寿菊褐斑病发生流行。

一、发生情况

通过市植保站系统监测,结合89—11日市万寿菊种植专家组对曲石、界头两乡镇种植的万寿菊进行系统调查,万寿菊褐斑病已经普遍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为中偏重发生。种植水平高、墒面高、沟内无积水、植株长势好的田块发病轻,反之,病害发生严重;山地种植的万寿菊较大田种植的发病轻;局部田块重发生,对万寿菊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据调查,目前我市万寿菊100%田块发生褐斑病。其中:曲石镇严重发病面积占13%,约900亩,中度发病面积占50%,约3500亩,零星发病面积占37%,约2600亩;界头镇严重发病面积占20%,约5000亩,中度发病面积占40%,约9000亩,零星发病面积占40%,约9000亩,病害的发生流行对万寿菊产量造成严重威胁。

二、发生程度

1、曲石镇:调查地点:双龙村的小河心、谢家冲、清水河,清河村的表院、山脚、碗窖坡,公平村的大坝等。调查结果:全乡病株率26—100%,平均63%;病叶率8—100%,平均58%;其中:水田褐斑病病株率52—100%,平均74%;病叶率45—100%,平均70%;山地褐斑病病株率26—90%,平均52%;病叶率8—100%,平均46%

2、界头镇:调查地点:永安、大园子、沙坝、永乐、界明、桥头、周家坡等。全乡病株率17—100%,平均56%;病叶率6—100%,平均45%

三、防治意见

褐斑病喜高湿的环境,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传播快;施氮肥多,植株嫩弱,发病重。由于腾冲特殊的气候特点,万寿菊生长期间雨水多,湿度大,气温高,为褐斑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相关乡镇的技术员要搞好病害发生发展监测,掌握病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组织农户加强栽培管理,一方面要合理追施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抵抗力;一方面要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摘除病叶、病株,集体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四、防治措施

1、加强中耕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增加通风透光,摘除病叶、病株,集体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清理四周沟渠,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抵抗力。

2、加强预警监测:及时掌握病害发生动态,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组织统防统治。

3、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0%苯醚甲环唑,12.5%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43%戊唑醇、25%嘧菌酯悬浮剂、甲基硫菌灵、烯酰·霜脲氰、代森锰锌、25%咪鲜胺等。以上农药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