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7-6/20240516-00002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界头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4-05-16 16:41:00 |
文号 | 浏览量 |
“巴掌田”变“连片田”,亮了颜值,增了产值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界头镇改造好的集中连片的田里,深耕机刚刚把农田翻耕好,起垄机随即上场,在农田间来回穿梭,所到之处,一次成型的笔直饱满的垄体映入眼帘;农民们正在田间地头挥舞着移栽打孔器,准备好葱郁的幼苗,趁着好天时种辣椒、栽玉米、移烤烟……夏耕生产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勾勒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产业振兴“夏耕图”,吹响了孕育丰收的号角。
“今年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田大了、路平了、沟通了,机械化也方便了,我们种田种着舒心、种着省心,这不,以前半个月才能种完的烟,今年五六天就能种好。”界头镇种烟大户高兴地说道。
界头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产粮大镇,全镇耕地面积21万亩,但因田块不规则、高低不平整、犄角旮旯多等因素让农民很苦恼,尤其是田块大小不一,田埂占地较大,田间道路、排灌设施不齐全,农业机械在一些地方根本派不上用场。
往年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种田靠人力,收成看天气,费力不讨好,粮食产量低。“犁田就是个大工程,机器进不来,只能用牛犁,费时又费力。”说起以前种田,王大爷直摇头,“田块零碎不整齐,投入成本大,很多年轻人宁愿背井离乡去打工也不愿意在家种地。”
界头镇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关键之举,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24年,争取到2800余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界头、界明、中坪、沙坝地四个行政村实施97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解决耕地面积分散和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将零散的“巴掌田”逐渐变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通、电保障”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提高灌溉保证率、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实现耕地质和量的双提升。
“以前我们的田东一块西一块,每块又只有一丢丢,耕这一两亩的田还得跑东跑西的,不仅浪费时间,成本还特高。”随着高标准稻田的成功改造,将农民的田进行重新分配,自家的田块相对集中了,让农民种上了“轻松田、安心田”。“除了种田省力了,关键还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仅种植玉米这一季,就节支增收超过1万元。”界头村黄大姐欣喜地说。
小田改大田破解了当前耕地“碎片化”问题,优化了农村土地利用布局,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了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同时还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和农户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如今,界头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以往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巴掌田”变身宜机宜耕、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连片田”,从空中俯瞰,整齐划一的地块、宽敞的机耕道、错落有致的田坎……既整齐美观、颜值在线,又节约成本、提升产值,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