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95-6-/2021-1103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明光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1-11-03 22:06:31 |
文号 | 浏览量 |
明光镇:建强组织堡垒筑实引领阵地
“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明光镇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各级村组织定规矩、谋发展、办实事,全面推广“1+1+N”农村末梢治理,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建强村级组织队伍,把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及村“两委”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烤烟、万寿菊、中药药材、畜牧养殖等产业,发展产业探索振兴之路,9个规模肉牛养殖场固定资产建设完成,引导村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其中,麻栎社区持续巩固传统农业产业,重点抓实烤烟种植和肉牛养殖,优化乌龙茶、红花油茶种植,引进荷兰豆、姬松茸、中药材等产业。种植水稻4100亩、玉米4300亩、烤烟5230亩,种植魔芋、姬松茸、重楼等面积1200亩,2021年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7万余元。顺龙社区河湾党支部支部书记、党员率先建设姬松茸大棚23个,种植万寿菊130亩,收入25.6万元。村民代表赵昌萍率先开办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实现收入81万元。
注重红色领航宣传,构建优质乡村人文环境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青春向党、建功新时代”、“点亮微心愿,扶贫暖人心”等行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红色精神。截至目前,创建云南省美丽乡村1个、腾冲市最美庭院849个。中塘、东山、松园3个社区获评省级卫生村,自治社区获评省级美丽乡村、“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沙河社区涌现出一批志愿服务队伍,致力于乡村道路绿化美化、政策法规宣传、推动坝子边“忠信礼仪孝悌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麻栎社区开展“乡风文明”专题党课、“尊老爱幼、互相帮扶”等活动,传承左孝臣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区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凝聚村级组织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生命线
依托村级组织,组建“十户联防”网格组881个,在交通要道和重点路口设置市镇两级共35个疫情防控健康检测点,对自治、麻栎2个抵边行政村实行封闭管理,设置村组疫情防控健康检测点40个,建立疫情防控微信群,利用云岭先锋手机APP和综合服务平台发送相关短信,共发送短信35条涉及4万余人次。充分调动村组干部、护林员、民兵力量组建4支边境联防巡逻队,强化对边境一线的巡逻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通过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让我们在这场战役中经历一次大考,努力为自己,更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刘素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此说道。上级向明光镇选派11名保山市级强边固防突击队和62名腾冲市级强边固防突击队,与镇村组党员干部合力形成一支260余名的边境抗疫突击队伍,在11个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扎实开展边境巡防、人员排查、宣传引导等工作,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管控,持续加大对边境线和抵边村组的防控力度,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
深化末梢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顺龙社区河湾村民小组“1+1+N”农村末梢治理优秀试点为代表的多个基层末梢治理示范点逐渐成型。其中凤凰社区竹箐脚成立竹箐村民自管组,成立5个各类群众组织,实现自管到户、商量到人,户户积极参与村民小组事务,推动整体面貌得到改观;顺龙社区河湾村民小组通过党支部引领、农户参与的模式,成立了河湾村民自管组和妇女小组、青少年小组、治保小组、文明理事会、老年协会、村庄环境整治组、文艺队等7个群众组织,创新形成了社区党总支为核心,河湾党支部为主体,村民自管组和群众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开创了群众积极参与村民小组事务的良好工作局面。通过各社区不懈努力,营造了大事不出“网”,小事不出“格”的良好氛围,使“末梢治理”更富生机。
下步,明光将继加强基层组织队伍,持续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力,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作实、作好、作活末梢治理文章,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积极探索社区的新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谋出路、谋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