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9-2/20250709-00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固东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5-07-09 14:17:01 |
文号 | 浏览量 |
为响应高校“文化育人”号召,将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实践教学,昆明医科大学组织38名师生于7月7日赴腾冲市固东镇甸苴村,开展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师生们怀揣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好奇,近距离接触当地纸伞制作、木偶玩具、土陶等非遗项目,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之旅。
荥阳纸伞以竹为骨,涂天然熟坝子油,伞面经数十年风雨不褪色;木偶玩具取材本地硬木,雕刻多源自民间故事与生肖,关节以独特工艺连接,可完成灵活动作;土陶选用当地火山灰土,经高温烧制呈古朴青灰色,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在荥阳纸伞传承人的指导下,师生们体验制作过程。传承人削制伞骨的娴熟技艺令众人专注观摩,亲手操作时虽显生疏,却皆全神贯注。在工匠耐心辅导下,师生们逐步掌握技巧,当亲手制作的伞骨成型、糊上伞面并绘上色彩,一把把融合青春与传统的纸伞应运而生。张同学感慨:“一把伞需经十多道工序,这既是手艺,更是耐心的修行。”
木偶玩具体验区,形态各异的木偶吸引众人。传承人郑大爷演示“猴子翻筋斗”木偶时,言语中流露出“年轻人嫌麻烦,不愿学这费时手艺”的无奈。同学们在学习雕刻简易木偶的同时,聆听老人讲述木偶玩具的兴衰,纷纷感叹:“亲手制作后,更能体会老艺人守护传统的不易。”
土陶制作区热闹非凡。师生们在转盘上操作火山灰土,“这种土含微量元素、质地细腻,是制陶佳品”,陶艺师傅介绍道。在指导下,一个个陶罐、小碗逐渐成型,部分同学还刻上名字与独特图案,让作品成为专属纪念品。
此次活动既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也为甸苴村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近年来,该村非遗项目面临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等问题。师生们通过短视频记录技艺,助力非遗传播。此次年轻人的到来,让老手艺人看到新希望。当青春力量遇见千年非遗,传承便有了更鲜活的模样,期待在更多人关注参与下,甸苴村非遗文化能在传承中创新,绽放更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