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91-3-30/2018-0130006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马站乡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7-07-19 08:47:09 |
文号 | 浏览量 |
马站乡沟坡头完小迎来北京志愿支教老师
近日,马站乡沟坡头完小迎来了一群阳光向上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正值暑期的简陋教室里书声琅琅、求知若渴,每一名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光芒和快乐,整个学校呈现出一派积极浓厚的教学氛围。
“You are my sun shine my only sun shine……”走进沟坡头完小,便听到教室里飘出整齐的英文歌声,自觉聚到学校的孩子们在年轻志愿者的教授下,一句一句认真地跟唱。
隔壁的教室里,一位女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趣味数学课,关于五角星画法的问题引发了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大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探讨方法、分享答案,课堂氛围极为热烈,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极大提升。
【同期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长盛慧琴(趣味数学老师):和老师们交流后发现孩子们的数学都很好,基础知识都不错,然后我就想给他们讲一些可以开发他们智力的、有趣味性的,所以我们这门课叫趣味数学,我们买了一本趣味数学的课本,我找了一个一笔画的题目,这比较能开发孩子们的智力,上课的时候没想到同学们这么配合,并且孩子们的好多想法是我没想过的,他们理解的都很好,比如刚才上课的题目,我是从外围给他们讲的,但是他们能够像到从里面开始画,这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他们有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要从他们的特色出发来考虑问题。
此次支教活动以“知青春梦·行研途路”为主题,实现了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双向促进。
【同期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于扉:我们这次来感触很深,首先,刚来到这就发现他们对英语课需求特别大,然后我们就及时进行调整,当天晚上就立即排了课表,增加了很多英语课、数学课等他们比较缺的课(程),刚开始的时候人比较少,慢慢的越来越多,我们现在可能有140多位同学,已经比这个学校的学生人数还多,附近村寨的学生都有来学习,这让我们很感动。其次,生活上我们自己做饭,这对于我们生活经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方法。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在教授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很多。
【同期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老师王海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知·行志愿服务团坚持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校训,坚持走进山区、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几年我们一直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今年20名师来到了云南省腾冲市(马站乡兴华社区)沟坡头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我们这次活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想给山区的孩子带来新的视野、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二是想让我们的青年学生、青年志愿者深入山区、深入农村,了解中国社会最底层(基层)的情况,树立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能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们自身有很大的收获,孩子们很快乐并且收获很大,我希望这紧紧是个开始,支教活动是短暂的但是以后我们想继续和这个学校、当地的村民保持联系,我们想把这个活动继续开展下去。我们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每年都来这个学校,我们建立一个基地,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使我们的学生和学校与当地的村民、孩子共同的成长进步。
【同期声】沟坡头完小学生段胜云:这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能来我们学校支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我看来学习知识只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学习他们那种开阔的眼界,让我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据悉,此次支教活动是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会“知·行”志愿服务团的15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和3名指导教师组成的。他们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盛宴,并以研究生的新视野、新知识、新方法为当地学生带来正能量,引导山区孩子树立远大的梦想和求知的风尚。志愿者们还注重与周边村民的交流互动,实现促学生成长与服务基层发展双向受益的目标。
【同期声】兴华社区主任段习雄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支教团来我们村已经五天,他们来的这几天带着我们的学生进行英语、数学、音乐等课程的教学,并广泛的与我们的村民接触,并对我们这地方的红花油茶资源、族谱、抗战历史等进行调研,并广泛的带着我们的村民进行文化体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非常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