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91-3-02_Z/2018-0428002 发布机构 腾冲市马站乡
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 发布日期 2018-04-12 11:11:3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农村党支部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抓实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马站乡党委下设党组织34个(党总支部7个,党支部27个),党小组66个,共有党员945名。在全乡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党支部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不高,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本村发挥不了核心作用。少部分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无新思想,墨守成规。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结构不合理。一是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偏大。马站是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乡镇,农村年轻人多以外出务工为主,35岁及以下党员偏少,占28.60%;60岁及以上党员252人,占26.69%。二是农村党员素质偏低。马站在册党员中,大专以上党员仅占26.69%,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二)农村基层干部的成长环境受阻。一是待遇低,干部心不愿。马站由于没有支柱产业和稳定的财源,乡财政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的待遇较低,远远达不到农村正常劳动力的收入,难于养家糊口,且村级运转经费严重保障不足。二是出路窄,干部心不稳。马站在职在编村干部中有些已工作多年,农村经验积累较多,能力较强,也曾参加多次公务员定向招考,由于名额较少,竞争激烈。他们对长期坚守村干部岗位有不同程度的动摇。

(四)村级集体经济支撑不足。经费不足是制约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部分村(社区)缺乏可支配使用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发展思路不宽泛。村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足,缺乏超前谋划的意识,存在“等靠”思想,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后劲不足。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相对稳定,以收取租金、出售红花茶油等方式为主,村级收入的其他渠道较少,自身造血功能弱,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潜力,后劲明显不足。

(五)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严。一是党性观念不强。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对支部组织的教育培训、组织生活会热情不高。二是大局观念缺失。有的党员平时讲话做事缺乏约束,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自觉维护党员形象。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选优领头人,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党的干部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心骨”、“领头雁”。因村制宜,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理念,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对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班子推行“一肩挑”,对软弱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干部选入村级党组织班子。经过调整,现马站在职在编村干部5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以上有49人,占85.9%,总体文化水平有所提升,更好的满足了当前农村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党员管理。一是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应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多考察学历高的年轻党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做好流动党员的工作,及时清除蜕化、变质党员。二是加强对村级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既要制定届、期培训规划,又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村党组织书记定期参加集中培训活动;严格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统一党员思想,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三)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解决“谁来抓”的问题。围绕党建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规划,设立党支部、党小组两级党建机构,支书亲自主管,各党小组具体实施。确实做到支部书记是方案履行“第一责任人”,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统揽全局的大事来抓,把基层党建放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和考虑,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计划,向乡镇党委报告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调查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组织领导等方面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的有效耕地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增加集体资产收益。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一是针对当前村干部经济报酬过低的问题,落实《腾冲市规范和提高村(社区)干部补贴标准实施方案》(腾办发〔2018〕13号),提高农村干部的待遇,确保其经济收入。二是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奖惩有度,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激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