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91-3-/2020-0813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马站乡
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 发布日期 2020-08-13 16:37:0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一片匠心在玉陶

一片匠心在玉陶

平平仄仄,红妆女子轻抚瑶琴低吟浅唱,夕阳西下,柔肠百转;仄仄平平,关东大汉振振击鼓引吭高歌,大江东去,气吞河山。历史一幕幕回放,经典依然还在流淌。徒手摘一片星光,偷偷点亮那盏历史的烛火,遥遥回望过去的缤纷,楚辞悠扬,诗经清丽,书画磅礴,绸缎锦绣……我们总能从历史的痕迹中找到灵魂的归宿,可它离我们太远太远,远到让我们看不清听不见,远到似乎已经慢慢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在世上还有那么一群依然坚守的匠心人,默默付出,静守初心。

陶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人面鱼纹盆,那是人类智慧的开始,也是人类文明的起点。随着朝代的更迭,陶器也在不断发展。唐代雍容的唐三彩,宋代温婉的白瓷,清代秀丽的青花瓷……陶瓷不断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中国也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瓷都。可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古法工艺烧制出的陶瓷,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份淳朴至美的享受,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马站三联村,一个风景秀丽,文明和睦的平凡小村庄,却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小村庄默默坚守着不平凡的故事。和许多云南的普通小村庄一样,三联村同样有着瓦蓝天空和青葱稻田,但不同的是,在这里随处可见的风景还有各式各样的土陶。

抬头偶然看见一家画陶小馆,诗情画意,忍不住走了进去。铺面不大,却琳琅满目,眼睛每看向一处都有惊喜。随手拿起一只茶杯细细端详,淡青的底色,自然的裂纹,宛如一池捞不起的波光粼粼。一支荷花挤破沉静,朱红色勾勒的花瓣如少女回眸一顾的盈盈笑靥,圆润肥硕的荷叶亭亭玉立,流翠溢碧。回头又看见一尊小小的梅瓶,红梅灿然开放,枝条嶙峋曲折。捧起它,好似捧起了一园梅海,仿佛还能嗅到花香。又一个深蓝色的盘子吸引了我的视线,纯粹的蓝色夜一样静谧,火红、明黄一簇簇的渲染,看似随意而为,却又舒适自然。盘子里堆砌着同色系的迷你小碗,碗中描绘着素白、明黄的雏菊,一朵又一朵,盘绕着,生长着,流光溢彩、精巧绝伦。最多的当然还是那些不上色的土陶器,或罐子、或酒壶、或花瓶,天然雕饰,古色古香,没有精致的图案,没有绚丽的色彩,却更加显得优雅大方、古朴素洁。

宋徽宗因为做了个“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梦便让工匠烧制出了天空般澄澈精妙的颜色,千百年来,多少陶瓷都是从那不起眼的泥土演变而来,可这光鲜美丽的外表下,又有多少人能记起这是匠心人倾尽的心血。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所谓的匠心,是甘愿奉献,是一生坚持,亦是对完美的执念和追求。匠心可以很大,可以是为了祖国的事业奋斗终生,匠心也可以很小,可以是一颗纽扣也要做到尽善尽美。在这个平凡小乡村里,一代代、一户户的坚守,亦是这个时代里最难得的匠心。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匠心的初衷绵延不息。而我们于时代洪流之中,更应该拨散喧嚣的云翁,任由岁月往复,不忘初心,得一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