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3-3/20250811-00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猴桥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5-08-11 17:03:07 |
文号 | 浏览量 |
近年来,猴桥镇下街村杨家田村民小组将培育新风文明作为移风易俗重点工作,通过订村规、织网格,打出了一套刚柔并济的组合拳,着力遏制农村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等现象,形成了破除陋习、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
村规民约上了墙,群众办事才有谱
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杨家田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民小组长兼任理事会会长,通过多次召开社员大会,集思广益,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前家里办场事,光酒席就要摆至少三四十桌,还不算酒钱、烟钱,大家都爱讲排场,一办就是好几天,收的礼钱还不够买菜的钱,累得人直不起腰!”村民田姐感慨地说,“现在好了,村规民约写的很清楚,红白事要先跟理事会报备,满月客、满岁客、36、60等客事都不能办,谁家要是办,大家不挂礼不相帮。”
这些规定不是白说的。去年冬天,村民老田家就差点犯了“规”,他家孙子要办满岁宴,买菜的清单列好了,烟酒备下了,甚至酒席用的猪都买好了。村民小组长听说后,赶忙带着理事会相关成员上门开展工作,不仅耐心地进行了政策宣传,还帮忙算起了酒席钱、人情债,老田最终决定取消了宴席。“开始确实有些不乐愿、不配合,但想到村规民约是大家共同协商制定的,是为了大家好,也就想开了。现在寨子里风气好了,邻里间也更加和睦了。”老田笑着说。
如今,在村民小组活动场的宣传栏里,9条村规民约写得明明白白,其中红白喜事、厚养薄葬、文明祭祀被单独列出,成为了引导村民行为的准则,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网格员勤跑腿,软话硬理暖人心
为有效推动村规民约落地见效,杨家田发挥基层治理网格管理作用,由11名党员、乡贤担任网格管理员,平均每名管理员挂钩5—10户村民,形成了“户户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全覆盖模式,寨子里谁家有红白事、谁家要办宴席,管理员比谁都清楚。
“老李,你家儿子订婚的事商量好了没有?彩礼可别狮子大开口呀。”一大早,55岁的老丁就往村民老李家走,路上看到要“办事”的村民,也不忘叮嘱几句。作为网格管理员,她管着10户人家,每天串门成了习惯。
“我们寨子执行村规民约不搞‘一刀切’。”村民老丁说,遇上实在想办的,网格管理员和理事会成员会约着主动上门作工作,“先听他家说说难处,再讲讲我们村规民约的好处,帮着算好经济账、长远账。真要硬办的,就倡导摆个几桌自家亲戚朋友聚一聚,否则就只能按规矩来——不挂礼、不帮忙,没人来捧场,他家自己也觉得没有面子。”自从村规民约修订以来,杨家田共有10余户人家主动取消了“违规宴”,切实把大操大办的风气杀刹住了,这种“软引导”与“硬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在的杨家田,村民们少了鞭炮齐鸣的铺张,多了茶余饭后的闲暇。移风易俗改的是陋习,聚的是民心。下一步,全镇将把这股从“面子”到“里子”新风推开,让全镇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